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化装巡游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化装巡游,俗称“出高兴”、“飘色”、“出色”。一般为庆祝神诞,皇帝登基上寿,或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年举行。一乡村独办或联村合办。民国期间,10月10日(又十节)和1945年抗战胜利,曾见举行,有时连续巡游数天,也有夜晚举行的。称“提灯晚会”。   1945年8—9月间,隆都涌边村的当事掌权者,为了玄耀自己“能”与“势”及广开私已“刮龙”涨腰包的门路,借庆祝抗战胜利为名,花了逾千担稻谷的价值,搞了三天三夜大巡游。其内容相当了得,全村约700户人家,除了老弱残幼,不分男女,几乎全村投入。醒狮队,木龙队、锣鼓队、八音队和由青年人装扮的“文丞武尉”、“汉人”、“天女仙姑”;由儿童装扮坐于特制的木架上,由青壮年扛抬巡游的“八仙过海”、“桃园结义”、“孔明借箭”、“天女散花”、“观音菩萨”……等造型;还从新会县荷塘皇湾村聘请近百运动员组成的纱龙舞蹈团来作助兴演出等。为三天三夜巡游,所作筹备、演出、结尾等工作,费时竟月,亦即几乎全村基本停止农事生产活动逾30天,造成生产损失。而村民为接待亲友所费钱银,则不可胜计;全村常住人员不及2千,却接待食宿者逾5千人次,不少人家所种瓜菜吃光,储粮用光,银我纸使光。而村长、公尝值理、更夫头、乡绅等人,却捞到盘满本满。祖庙及宗祠公尝,为支付庞大的费用,则卖掉前辈积聚下来的全村或宗族集体拥有的田产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