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热爱家乡 兴学育才

——记散文作家吴干群先生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周毅光  
  数年前,笔者经常从《澳洲新报》、《华声日报》、《星岛日报》以及家乡的侨刊上看到吴干群先生和作品。以后又在旅澳中山乡亲中听过吴君的名字,但总没有机会与吴君见面和叙谈,深感遗憾。   最近,在一个偶尔的机遇,吴君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十分高兴,马上与他握手问候。互相通了姓名后,方知他就是我渴望已久的吴干群乡亲。为了趁此机会详谈一番。我们二人径往华埠唐人街汉洋轩俱乐部,边喝茶边畅谈,历一小时之久。   吴君是一个平易近人,十分健谈的人。我们畅谈的内容广阔,从家乡数十年的往事直谈到现在。吴君原籍广东省中山市张家边乡人,与笔者是同乡又是长辈。吴君今年高龄83岁,但看上去却年轻得多。尽管他去年曾住院动过三次心脏手术,几乎是从死神那里夺回了生命,但由于他体质好,调理及时,又常锻炼身体,因此,他手术后康复很快,现在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健步如飞,记忆力强。他对往事的回忆滔滔不绝,从他12岁读小学起,一直谈到移民澳洲十多年来从事写作的艰辛历程。   据悉,吴君少年和青年读书时期,是一位聪明敏锐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小学期间,他既是学生,又是积极辅助老师担任本班工作的示范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他跨年级完成小学课程后,便考进中山师范,继进建设研究所。在两校毕业后,他曾在本乡小学及中学执教,从教师到担任本乡6间小学联校的校长。在任期间,他曾发起填筑30余亩新校地,及为创建新校舍第一组六间课室做基础的工作。直至近年来,他又自费亲赴美国各大城市游历一个月,及在澳洲等待了半年时间,以言教和身教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宣传,发动旅外乡亲为兴建乡校和幼儿园共40多间课室筹款,使这项工程得已完成,新校美奂美轮,蔚为大观。他既出钱又出力为家乡建校和培育大批人才作出了贡献,受到家乡人民的交口称赞。   吴君阅历沧桑,艰苦拼搏。中山沦陷后,由于兵连祸结,社会动荡,学校因此而停课,这时他被迫弃教务农。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执教的人来说,务农确是件既外行又艰苦的体力劳动工作。但昊君没有退缩,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直到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才告别农村祖居,转往香港发展,在港30多年来,呈君先后历任香港中区街仿福利会会长、香港至德总会团理理来长、世界至德总会第一届会长、《侨声报》总编辑、天合企业机构总裁、香港真光戏院经理、爱洁自助洗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大成证券公司经理等职,俱成绩不俗,信誉照昭著。   后来,他结束在港业务,移居澳洲。但因年事已高,似已丧失就业条件了。然而,他仍不放弃宝贵的时光,以永不言老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和著书。他擅长散文和游记,多见发表于各报刊,在居澳洲十多年来,他著有《美加日纪游》、《百胜滩之旅》、《澳洲风貌》、《孔孟之道》、《神州之旅》和《正风随笔》等书,均已问世,并风行四海,多次获奖。而时期在港工作期间,他在百忙中亦曾著有《张家边导游》一书,极受读者的欢迎目前,作为专栏作家的吴干群先生,正动笔期著作《浮生摘记》一书,且已有部份内容在《澳洲新报》及《华声日报》连载。据吴君对笔者透露,他力争在今年内完成全书,献诸广大读者。吴干群先生所著述各书,均以耳闻目见,亲身经历为内容,既有往事的回忆,也有现实生活的反映,俱立论正确,笔力雄健,生动具体,清新雅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真是老少咸宜。其中不少伤口,还抒发了他爱国爱乡的情怀。读后使人深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笔者曾拜读过他部份作品,的确令人爱不释手。吴干群先生已届高寿,以养尊处优为主,尤其是他是已动过心脏手术之人,更应保重身体,以注重健康为前提。然而相反,他却置身体于度外,仍以充沛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献身于澳洲和华人社会。他除了每周定期参加悉尼文人联聚会外,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入著立说工作,为为类文明文化贡献自己的余热,体现出他的高尚品德和有益世道之心,精神加嘉,令人敬佩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