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铁城崇义总会八一纪庆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95年5月21日(星期日),是加拿大铁城崇义意会成立81周年、崇义体育会成立21周年暨耆英会成立7周年纪念三庆的吉日良辰。   中山,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先生亦被尊称为革命先行者,笔者忝属侨联总会顾问,儿时肄业澳门培正学校,经常乘搭岐关车往中山石岐等埠。   1989年应中国国务院侨办邀请返祖国观光访问,中山市侨办、侨联假石岐富华酒店设宴欢迎,且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等名胜古迹。   而我亦时常为《中山报》、《中山侨刊》、《沙溪侨刊》等报章、侨联刊物供应加拿大方面的新闻、侨社活动资料,对加拿大华侨历史研究,亦颇有心得。   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创办人之一——已故的雷根(宜普)先生,是笔者的妹姨丈。林三合宗叔生前,亦是我很熟识的一位长者。已故的《大汉公报》董事长王华进,曾历任中国洪门民治党驻加总支部主委、铁城崇义总会主席。已故的简建平义兄等,都是洪门热心昆仲。对华侨历史,向来都有研究心得。   早在19世纪中叶,加拿大尚在英帝国统治下,加西海岸卑诗省仍未开发。当时,卑诗省北部加拉补区百加委路埠一带地区发现“黄金”,遂引起浪潮,时为1858年,亦为华人移民来加的开始。继后于1880年,加拿来大为着统一,急需建筑一条“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经辩论后,开放华人移民来加。   但先侨初到异邦,知识肤浅,多属劳工。更因言语不通,风俗不同,气候恶劣,生活于冰天雪地环境,经常遭白人歧视与虐待,故须建立机构堂所,互助合作,以求生存于加拿大。早于1963年,洪门人士便在百加委路埠成立“洪顺堂”,为洪门致公堂前身,是加拿大第一个华人社团组织。   各邑亦设立善堂,负责各邑侨生、老、病、死一切福利慈善事务,如台山馀庆堂、开平广福堂、恩平同福堂、新会福庆堂、禺山昌后堂皇、香山福善堂等等。   香山县(孙中山逝世后改名为中山县)人士旅居加拿大,在铁城崇义总会未诞生之前,邑侨一切福利事务,均由香山福善堂负责协助处理,但后因办事人无法维持,停止会务。   后有廿余位香山邑侨,于1914年8月间,在温哥华发动筹组崇义会联络处,以维护邑侨福利,直至1915年5月9日正式成立铁城崇义会所。   民国4年(1915)5月9日开选举大会于温哥华埠片打东街315号。开会时,下午2时半,支志者66名,一定为崇义会发起人,全体议定会名为崇义会所。   铁城崇义总会会员之间,以义兄义弟、义嫂义妹相称,一如洪门人士称呼一样,崇尚侠义精神。   该会且设有耆英大厦、托儿中心等,敬老幼,办理慈善公益事业,向不后人。历任主席林重强及元老周祖耀等,热心服务社会,使该总会会务,蒸蒸日上。   该会创办人为张儒伯,系在清末时代派驻温哥有华任领事馆要职,对邑侨事务,甚为关注。因此邑人请他为该会命名,定名为“温哥华铁城崇义会”,希望该会在温哥华建立,好似中山县“铁城”一样坚固,有崇义祠作育英才,播散于加拿大,故取“铁城崇义”四字为名,并订立该会宗旨,以异姓结盟,以义气团结,同心同德,情同兄弟,力行慈善,维护会员福利权益,患难相扶,发扬崇义精神为己任。此宗旨,该会81年来,坚持贯彻不变处,先贤创会有远大眼光,使邑人虽身居异邦,仍不忘本之意。   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49年已批准该会为慈善机构,可免纳实业入息税,拨出作捐助侨社和洋人慈善工作及会员福利事务。   由该年起,该会对卑诗大学、士达孔拿公立学校、红羽毛会、救世军残废会、防痨会、圣若瑟医院、温哥华总医院及侨社,如中华文化中心、中华会馆、中山公园、中侨互助会等,不断支持捐助。   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诸会员,一向爱国爱乡,亦多为加拿大公民。欣逢该会成立81周年纪念,敬撰此未文,聊作为祝贺之微意,敬祝会务发达昌盛,如日东升。 原载《星岛日报》加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