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跟随孙乾先生在中山工作的日子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苏翰彦
我于抗日救国战火纷飞中,在粤北认识了孙乾先生。当时他充作任65军187师少将副师长,我则先后在该师充任秘书及政治部科长。和他交往后,深感到他对人热诚坦率,平易近人,没有官司架子。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具有独到的见解。而他的雍容大度,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我和他在思想感情上,日趋融洽,内心对他产生敬佩。
孙乾先生是孙中山的侄孙。他的祖父是孙眉,父亲是孙昌,长兄孙满,夫人苏仲英女士。我记得他曾对说:”我在青少年”时代,我的叔祖父曾希望我做一个救国救民的军人,因此我在泸江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及意大利陆军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军事工作。”可以说他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才,据说抗战胜利后,他曾到止海晋谒叔祖母宋庆龄女士,聆听过她的教诲。神产女士希望他弃军从政,因抗战已胜利结束。勉励他参加和平建国工作,因此他便接受上级的决定,回到中山担任县长职务,希望把自己的才智,献给自己的家乡。
1946年冬,孙乾先生和他家属住在广州时,广东省主席宋子文正委派他充任中山县长。他接到委任书后,即派人找我,要我跟他回中山工作。同时,他还希望我介绍一些年富力强,工作热诚的人才,帮助他组织一个较健全的工作班子,以便把中山县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模范县。
本来抗战胜利后,我不打算再搞军政工作,决心在文化教育方面尽一点力,故没有立即答应他的邀请。但当时的一些亲友认为跟孙中山的后裔回中山工作,在工作上可能有所贡献。基此,我终于答应跟他回中山,其后我担任民盟中山县地下组织的负责人时,就是利用这个合法的地位,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为迎接大军南下,在策反国民党队起义,策应接受生平等方面作出了点滴贡献。
我跟孙乾先生回中山工作三个年头,在这期间由于工作和生活上和他接触较多,特别是他的夫人苏仲英女士,不仅是他的贤内助,也协助他在妇女,儿童和救济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因而她也和我在工作联系较多,因此我对他们夫妇的情况是较了解的,所以我就记忆所及,把孙孙乾先生在中山县任县长期间情况,作一次较系统的回忆。
孙乾先生就任县长的愿望 1946年12月下旬,孙乾和他的夫人苏仲英,偕同随他到中山县接任县长的工作班子的主要人员,由重穗搭拖船到达中山。孙乾在船上分别和大家谈心,记得他曾对我说:”我的叔祖父是孙中山先生,他最重要的主张之一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这次到中山工作,决心贯切他的主张,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把中山县建设好,不辜负中山民众对我们的愿望。”我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决心到任后努力工作,为把中山建设成模范县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中山县府交接之初,首先碰到的就是人员的选择和任何问题,我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现任社会科长口碑不佳,不再任用,由你继任,据了解原任文政科长孙子静艰苦朴素,工作积极,决定留任。至于你介绍的赵约民(共产党员,斗门人,现已离休),是”八字脚”(共产党员),能任用吗?”我说:”我所知道赵约民历任曲江和英德县的建设科长,对建设工作,驾轻就熟,根据用人唯才的原则,创担任建设科长是胜任的,我未听他是”八字脚”,是否作用由你决定。”他说:”应该用人唯贤,既然他对建设工作有经验有能力。就由他担任好了。”
尊重前辈,拜访社会贤达,虚怀若谷,倾听民间意见 孙乾到中山接任县长不久,便热诚地访问了中山县的许多老前辈和社会贤达。首先他访问了德高望重的郑彼岸先生,向他请教做好县政工作的意见。郑彼老也很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为政者必须尊重民意”,广泛听取民间意见,从善如流,才能把县政工作搞好”他除表示接受彼老的意见外,并立即聘任郑彼老为中山图书馆馆长和中山文献馆馆长,因郑彼老是清末的秀才,学问渊博,早期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时,是光复香山县的领导之一。接着孙乾也拜访了郑道实,郑道实曾任中山县长,有学问,也有政绩,深得邑人推崇,郑道实鼓励孙乾实行他叔祖父的遗教,把中山县建设成真正的模范县。跟着孙乾还拜访了商会,机器工会等等团体,征询他们对县府的意见,并表示今后向他们请教,望他们不吝教益,此外还拜访临时参议会议长魏迪明先生,并和参议员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他这样虚怀若谷的表现,民众感动他没有官架子,不愧为孙中山的后代。
加强社会福利工作,改善和充实孤儿院和救济院 孙乾县长派我担任社会科长时我曾对他说:我对这工作没有经验,如何做好这工作,希望他给以指示。他说:”据了解中山县在抗战八年中同,饱受敌寇摧残,因而孤儿寡妇,伤残人员无依靠的老人较多,应着重做好社会救济福利工作。”按照他的意图,我便亲自到孤儿院和救济院了解情况,发现孤儿院仍有孤儿100多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吃不饱,穿不暖,情况相当严重,至救济院文面,也有鳏寡伤残无依的老人数十人,生活十分困苦,急待救济,我将情况向他回报后同,他即指示,要我立即加以整顿,并派他的夫人苏仲英女士许允博士着重加强该院的领导工作,改善孤寡老人及伤残人员的生活及福利之外,还致力整顿孤儿院工作,因该院的孤儿,都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和居民的儿女,都是我们民族的后代,必须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健康成长。因而我建议把孤儿院改为育幼院,还请苏仲英担任该名誉院长。还调整了人事。加强领导和教育。除了将联合国拨来的救济物资重点拨给该院改善孤儿生活外,还聘任了一些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老师和辅导员十多人(其中有共产党员三人,有进步民主人士四五人),加强对孤儿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使他们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也增强了他们对前途的信心(其中不少人解放后成了优秀工作者)。苏仲英担任名誉院长后,工作非常积极,除了常常到育幼院检查工作,慰问孤儿外,还和教职员一起对一些思想消沉的孤儿进行鼓励教育。使孤儿们深受感奋。同时,。该院的孤儿较多,长期只靠政府资助,在经济上是有困难的,孤儿的待遇也是不够理想的。因此,孙乾夫人苏仲英除写信向海外华侨呼吁捐助外,孙乾还派苏仲英亲自到上海晋谒她们的叔祖母----中国儿童福利会会长宋庆龄女士,请求她老人家给以指导和帮助。宁会长亲自接见,不但赞扬她在中山的育幼工作做得好,还表示大力支持中山的救济工作及福利工作。也还介绍苏仲英与美国纽约獐福利会联系,呼吁美国的父母,向中山育幼院认孤儿为儿女,按月寄钱给育幼院抚养一些孤儿,使育幼院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幼儿得到培育和发展。为了改善孤儿们的居住条件,孙乾和苏仲英还发信向海外侨胞呼吁捐款建筑一间育幼院,以便将居住在破庙的孤儿搬迁到新的院地,开始新的生活和学习(这间新建的育幼院,在竹秀园左侧的山脚)。
除上述工作外,孙乾还嘱咐我,要在岐江码头新建一间社会服务站,派专人负责管理,内设有图书室,茶水站,代管行李室和咨询服务处,专门为来往旅客服务。此外,他还指示社会科。会同当地的宗教慈善团体及有关社团组成救济委员会,负责办理分配联合国拨来的救济物资给有关福利机构,以防流弊。在腊月冬寒时,举行冬赈,发放棉被棉衣组孤寡无靠的老人。他还要我亲自检查询问孤寡老人有无收到发放的救济物资。
主持正义,清除党棍,维护群众利益 孙乾至任一年后,施政工作逐步走上轨道,此时国民党中山县党部书记长郑x曲,飞扬跋扈,?敖不驯,利用职权,欺压群众,常扣人以”红帽子”的罪名,敲诈勒索,为所欲为。他还拉帮结派,打击邑中开明人士,挑拨离间,分化社团和工会组织,使社会上正气消沉,邪气上升。社会科是管理社团,是从事社会福利救济工作的政府机构。郑x英竟然不把社会科放在眼内,还对该科工作横加干预甚至扬言社团应由他直接领导。孙乾接任县长后,锐意刷新政务郑x英不仅不表支持,反而事事制肘,诸多干扰。有人善意劝告他,尊重孙中山先生的后裔,和孙县长好好合作。他不介不予理会,反而扬言”孙乾算什么?我一样可以当中山县长”,凶相毕露。在此情况下,我曾征询地方开明仕绅和社会贤达,以及各界社团的间,均认为此人不除,中山县将无宁日。我便把这情况向孙乾汇报,他听后认为:”为了主持正义,发扬正气,维护群众利益,一定要把这祸害地方的党棍清除,如果地方仕绅和社团起来要赶走他,我不反对”。在这期间,由于郑x英的胡的作非为不但不稍加收敛,反而嚣张益甚,因而激起了地方开明仕绅级在愤怒,也促使了与他尖锐对立的机器工会毅然发动各工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组成倒郑行动委员会,散会揭露郑x英罪行的告民众书,并举行声势浩大的倒郑x英完全陷于孤立,摄于群众的力量,遂于当晚悄悄离开了中山。孙乾也对此感动高兴。
反对豪绅把持,健全民意机关,扶持社会贤达 1948年夏,孙子静辞去民政科长职务时,孙乾调我接任,社会科长则由赵约民接充,我接任后,孙乾一再向我强调,必须按照孙中山先生”地方自治”的方针,健全乡镇会议,改善乡镇选举制度同,防止土豪劣绅把持乡政,此时他还特别强调,在”临参会”结束后,在县参议会正式成立时,认真选出各区真正意的参议会。认真充实和健全民意机关,虚心倾听民意,进一步做好县政工作。此时他郑重地说:”现各区竟选参议员甚烈,听说三区的袁x企图竞选议长,且志在必得,如果将来他担任议长的话,则今后中山的局面,意义很难想象了。”因此我想物色一位在地方上有学问,有威信的开明人士出来担任议长,并协助务各区选出一些公正仕绅来做参议员,从而加强和健全参议会这个民意机关,你认为谁是适当的人选?”我阅:”一时推举不出。”接着他便说:”我认为郑道实先生是一个最适当的人先,他曾两任县长,为正直,作风正派,是一个爱国爱乡的开明仕绅。现虽引退,仍关心乡?建设,在民众中享有盛誉,很多地方的仕绅,都认为他是议长的理想人选,但他现居住广州,不愿参加参议员的竞选,我曾多次请他出山,他都婉辞了,你说怎么办发?”我说:”郑道实是最适当人选,你应该以最真挚的热诚敦请他,我想他是会答应的。于是孙乾像刘备三顾茅庐那样热诚去请他,他终于答应了。但碰至新的问题。因他没参加议员的竞选,不是参议员,按照规定,他是没有资格当选议长的。在这情况下,我便将这情况告诉已当选为一区参议员的方志一(当时担任中山师范学校校长,后来参加民盟),希望他从整个地方利益出发考虑,自觉地表示,愿意辞去参议员,让郑道实补选为参议员。当县参议会正式开会选举议长时,郑道实便以崇高的威望压倒多数当选为议长。这可以说是孙乾选贤与能的良好表现。从而为中山县的民间机构,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使一些妄想夺取这位置的野心家陷于窘境,也受到群众的欢迎。
决心铲除鸦片烟苗,勇于为人民除害 1948年夏秋间,有一天孙乾先生打电话约我到他家里,摒退左右单独和我谈话,对我说:”现接到很多情报,都说三九区的在天二和一些利欲薰心的人大量种植鸦片烟苗,现已遍地开花,果实将要成熟,其数量估计不下数百万株,如果让它成熟收割,不但毒害广大群众的健康,更损害我们国家民族的声誉。尤其严重的是,如果让它种下去,逐渐扩大,”模范陷”就会变为鸦片县了。现在已有人准备贿赂我,只要我闭着眼睛,装作不知,便将送给我一笔巨款。如果我接受的话,便可成为一个富翁了,但却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国家民族和中山人,所以我要学林则徐那样,坚决铲掉它。因此,我想派你去担任这任务,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任务的,你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吗?” 我反问他:”到底种鸦片烟苗的具体地点在哪里?面积有多大?有没有后台撑腰?”他答道:”具体地点是从三区的曹步,古镇到海洲,直到九区的大岗等地,面积不下数百亩。据说有些大天二是后台,他们准备用钱收买来铲烟苗的人员,如收习不遂,则实行武装抗铲,因此这可能是一场硬仗,派你提当这任务,你有无顾虑?”我沉默了一回说:”我没有顾虑,但我要求你派保警部队连长苏贯徇(解放前夕在中山起义,已病故)率领装备较好的一个连归我指挥,我相信我是能够完成任务的。”他表示完全答允我的要求,而且对我说:”我一定不会令我失望的。”
翌日苏贯徇便接到孙乾的命令:立即向我报到,并且嘱咐绝对服从我的指挥。当时我便将任务和要求及当地的复杂情况反复向苏贯徇讲清楚,并说我们这次任务既光荣又艰巨,要求他在连队中以身作则。既不要钱,又不怕死,在这次行动中你如果接受贿赂,我必执行法纪严厉惩处你,相反,如果我贪污他人一个钱,你也可枪毙我。他听完我的说话后,表示完全接受我的要求,并表示做好出发的充分准备(注:苏贯徇是孙乾的四部属,是我的老朋友)。
当时我考虑到这次任务是艰巨的,我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恐怕应付不来,但又找不到适当的人来商量,于是我想起胞兄苏干远,他居住于澳门。抗战期间,我们长期在一起工作,所以我邀他同行,以便共同商量措施,协助我完成任务。大约三天后已准备就绪,我便率领苏贯徇速向小榄出发,在小榄住宿一夜。抵达小榄时,我曾拜访当地仕绅袁x,屈xx及警察所所长巢xx,把铲除鸦片烟苗的任务和要求告诉他们,而且传达了孙乾县长这次铲除烟苗的决心,希望他们协助。由于我和他们谈话的态度严肃,措词委婉,他们不得不表示大力帮助。而警察所长巢xx还立即表示,愿带领一个中队随我前往协助。当晚还设盛宴款待我们,在席间有人向我窃窃私语,要我”留有余地”,如果处理得好,还可大有益处”。我明白他这些说话的用意,既是恐吓,又是刺探我的态度。我便严正地对对他说,这次任务是旋余地的,只有彻底完成任务。由于我的态度明朗而坚决,宴会上的气氛是肃穆的,几乎是不欢而散。
三区古镇是五大姓族---苏,郑,蔡,欧,林聚居的地方,品流复杂,恶势力相当猖獗。苏族是其中的一个大族,不少族长父老和我都是熟识的。我到达小榄时,苏族已派了几个人来小榄见,表示欢迎。当时我考虑到:苏族和我是宗亲关系,铲烟苗应先从苏族开始,然后铲除其他地方的烟苗,以示我的无私。我把这意图告诉苏贯徇,并要他在当天午夜,率领两个排到古镇布防,留一个排掩护我。
翌日由小榄向古镇出发时,巢xx率领一个中队人马尾随我们前进,他的企图如何?很不明朗,因而我对他提高警惕。到达古镇后不久,古镇乡的乡长和苏族的兄弟父老均前来探望我。其中有些和我较近的兄弟父老,他们认为这是我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甚至有人说:这是孙乾有意给我发财的机会,也是给他自己创造一个发财机会。甚至有人说:这是孙乾有意给我发财的机会,也是给他自己创造一个发财机会。而竟然有人向我提出要求,叫我只铲未成熟的烟苗,保留那些果实将熟的烟苗,则每株给我报酬港币一元,孙县长方面则另行斟酌。同时还有人对我进行恐吓:”如果你有钱不要,可能无命回石岐。”我听了这些恶语,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能发作,只能镇静对付,并告知苏贯徇提高警惕,严密防范。
当天晚上苏族父老在苏氏大祠堂设盛宴接待我们,在席间年已古稀的族长苏xx竟然以长辈身份对我说:”五哥,做人既要为名,也要为利,如果没有利只有名,那有什么用处呢?这次你来铲烟苗,是一个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你应把握时机,如果你只铲未成熟的烟苗,保留那些将成熟的罂粟果实,你发财的机会就来了,那些种罂粟的人托我告诉你,只要你铲那些将成熟的烟苗,他们每株给你港 币一元。估计这地区有将成熟的罂粟苗数十万株,岂不是你就发大财了吗?”我听了他的说话之后,便严肃地站起来向着祖宗的灵位对大家说:”如果我这次铲烟苗接受贿赂或贪污,让这些鸦片烟危害国家,毒害民众,我不仅对不起国家民族和中山人民,也对不起苏氏的祖宗,借此机会多谢大家热诚招待和关心,敬大家一杯。”我便毅然街告辞。
到第二天拂晓,我便命令苏贯徇除留一个排警戒外,率领全体官兵由苏族开始,把所有地上种植的罂粟彻底铲除,大部份是群众自己动手铲掉,此时我们到现场实地复查,看到开花成果的烟苗,飘流满河,有识之士人心大快。当古镇海洲曹步等地区的铲苗任务完成后,我们便率领部队向九区出发,小榄警察所长巢xx仍把队伍留在古镇,对我说他还留在这里做一些善后工作。
我们离开古镇后,知道九区的大岗附近一带种植鸦片烟苗最多,而且台老板就是有名的大天二张xx。我们到达大岗时,张xx及附近村庄都派欢迎我们,同样也设盛宴接待。在席间竟然有一个代表站立起来 向我敬酒说:张xx先生托我告诉你,希望你留点情面,不要铲烟苗,如果你一定要铲,你开铲,他就要开刀。”说话时声钯俱厉,摆出一副恫吓的架势。于是我也立即站起来严肃地对他说:”孙乾县长这次派我来铲烟苗,要我们毫不留情,彻底铲除,决不留它毒害民众,我们一定执行县长的指示,谁敢反抗,后果自负。请你转告张xx先生,好自为之。”我说完后,立即告辞退席,他们看到我异常镇定,便一哄而散。我回到驻地,立即召集连排长会议,把席间情况转告他们,要他们作好战斗准备,并决定先派一个排长率领一个排在当晚午夜到达张xx住宅周围布防,把他的住宅包围起来,另派一个排到张xx附近的村庄种烟苗最多的地方放哨警戒,监视张xx手下的活动,拂晓时我才和苏贯徇率第三排到达张xx的住宅附近,知道张xx的家已空无一人,张xx本人也不知去向,我便我苏贯徇住到张xx的屋里,并命令全连官兵严守纪律,绝不得动张家和民间的一针一线。我们先礼后兵,通知当地的乡保长转知张xx回来商谈,并召集当地的乡民代表,把我们铲除鸦片烟苗的任务和意义告诉他们,希望他们支持协助。但等了一天,张xx仍没有回来,我们便开始执行任务,把所有烟苗彻底铲除。后来听别人说,张xx原准备武装对抗,但后来看见我们态度坚决,行动迅速,遂敢妄支。我们彻底完成任务后,便凯旋石岐,把情况向孙县长一一汇报,他听汇报表示很满意。
我回到石岐不久,古镇的苏松柏(当时地下党支部书记)和一些父老来石岐见我,说小榄警察所长巢xx在我们率领队伍离开古镇后,竟然先后无故逮捕了苏恒辉,苏金荣(这二人是中共地下党员,现已离休)和廖x等三人,诬蔑他们是种植鸦片烟苗者,企图以此向苏族进行勒索,并挑拨苏族群众对我们的产生误解,离间我们的关系。当时古镇的仕绅联名前往保释,均遭拒绝。我知道这情况后,立即向孙乾县长回报,他听了甚为震怒,立即写条子给我亲自到小榄见巢xx,命令他立即把苏恒辉等三人释放。巢xx无可奈何地释放了苏恒辉等三人,我亲眼看到他们三人恢复了自由,才安心回石岐。
调解虎山,荔山和南山的械斗纠纷,维护民众利益 原中山八区(即现在的斗门县的虎山,荔山,南山因坦田纠纷发生械斗,延续了30多年。死伤了不下千多人,损失财产难以估计,致使当地黄陈两姓互相敌视,互相仇杀,迄无宁日,使三山群众长期陷于痛苦之中。孙乾到任不久,连续接到两姓互相攻讦的控诉书,引起孙乾的重视,他曾暗中派人前往进行客观的,谁是谁非的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作好解决这多年悬案的准备。直到1947年春夏间,黄陈两姓又发生纠纷,孙乾县长便带领工作人员到达八区,亲自处理,召集双方父老进行亲切的说理说法的谈话。由于他立场公正。态度诚恳,双方均受到教育而感动。终于双方达成了和解的协议,使30多年来久延未决的纠纷得到完满解决,从而使黄陈两姓的民众和平相处,安居乐业,这不能不说是孙乾的一大功劳,因而三山民众表示对孙乾铭感不忘。
以上这些情况,是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久久难忘的。虽然时隔40年,但犹历历如在目前。想起了孙乾先生当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至今仍铭感不已,特别是我想起他在中山县期间所做过的一些好事,我想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所以我把它记录起来,以供后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