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大庆日伪官场现形记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洪都客 黎一乐
欧大庆(1900--1942),中山县第四区左步村(今属中山市南朗镇人)人,早年随家人一起到了上海。20年代曾东渡日本留学,据说是在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归国后,无所事事,在上海交易所混日子,后充当经纪人,从事买空卖空的投机勾当。抗日战争爆发,交易所的日子也不怎么好混了。
[center][B]充当伪中山县长为虎作伥[/B][/center]
话说1939年以来,中山县的抗战消息,不断从家乡传到了上海,特别是年10月间,日军长驱直入,不费一枪一弹,第一次占领了中山县城石岐镇,只逗留了三天,又不声不响地悄然撤走,退返海上。在上海的欧大庆获悉上述这上颇为特别的消息后,对日军突然撤走,起初甚是不解;又逐渐有所醒悟:日军难以找到合适的代理人(即汉奸)来管理中山县的政务,想到这里,欧大太野心顿时萌发起来:”何不弃商从政,返回中山县,找个县太爷当当,同日本友人经略一番事业,也不枉平生到日本留学一场!”
欧大庆说干就干,当即从上海乘火车赶赴献京,到日本侵华派遣军总部,找到一位相识的日军大佐----昔年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前者是来卖身求荣,后者是他乡遇故知,两人一拍即合。日本大佐很快就在总部为欧弄到了一张”伪中山县长的委任状”……
返回上海后,欧大庆立即纠集了一个幕?班子,以便走马上任。其中有:1,未婚女婿王文庆,中山县第四区泮沙村王屋(今属南朗镇)人,大学毕业生; 2,陈自立,茶东村(今属南朗镇)人,王文庆的妹夫;3,王康华,又名王少芬,王文庆的同乡同宗;4张崇文,浙江人,外国留学生;5,徐录初,江浙人氏,在前清末年,中过举人。
欧大庆携妻带女,连同上述几个幕僚,刻日起程,乘船南下香港后,又横渡珠江口,抵达澳门,找到日本驻澳门领事馆,接上了联系,希望不日上任,此乃1939年11月之事也。
当时,侵华南的日军,正在集结兵力,从海道进攻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无暇顾及入侵中山县之战事,欧大庆他们只好在澳门自掏腰包吃闲饭,干着急了,他们一催再催,日方一拖再拖,两三个月过去了,从上海带来的盘川行将告馨,日驻澳门领事馆分毫不给予接济,这边催催,那边拖拖,直到1940年4月初,日军再次占领中山县时,才通知欧大庆走马上任,并委任欧为”和平反共救国军x师”参谋长(师长吕春荣驻江门,原是广西土匪头子,20年代被军阀收编,沦陷后投靠日寇当汉奸)。
日军于3月7日占领石领,不日,参谋长欧大庆率领部份伪军,从江门经小榄开进石岐。在日军联络官的主持坚督下,欧宣布其本人任县长,并着手建立伪政府机构,任命张崇文为秘书长,徐录初为书记官,王文庆为财政局长,陈自立为财政局第一稽征所主任,管理第一区和石岐镇的税收。任王康华为建设局实业课交通组主任。除上述的上海帮外,欧大庆又网罗左步村的同乡,同宗欧琦任第一科科长,欧文中任联防总队长。还在石岐及各区乡特色笼络一批顽固亲日分子,充当各级爪牙,先后成立伪维持会和伪联防委员会。
伪县政府设在孙文西路石岐总商会(原大庙旧址)内,欧大庆的公寓设在邻近的”民众实业公司”(今石岐旅店)内。欧家以后又搬到孙文东路一所大院宅内居住,民众实业公司原址又成了伪县府的办公机构,主要是财政局。
欧大庆卖身求荣,认贼作父的无耻行径,不断受到中山县爱国群众的鄙视和谴责。中共中山县委曾组织爱国人士书写印发单,标语,在石岐及附近农村秘密散发张贴,揭露欧大庆等一伙汉奸的无耻嘴脸,欧本人也自知众怒难犯,成了过街老鼠,唯恐有人对其行刺,便加强了防卫力量,如从家里(民众实业公司)到伪县府(石岐总商会)上下班时,只不过走几步路,也要派出四五个马弁手提快制壳枪,前后左右进行护卫,以后,其家搬往孙文东路居住后,则乘坐小汽车往返了。欧大庆当上中山县伪县长后,在日军支持庇护下,几个月,已拥有兵力,权力,财源广进,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便为其女和财政局长王文庆完婚。婚礼期间,摆酒欢宴,请客送礼,挥霍无度,豪极一时,石岐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无不?之以鼻。
欧大庆虽是中山县人,但长期在上海投机钻营,并非中山县地方实力派人物;虽然出任过伪军吕春荣部参谋长之要职,也是日寇临时扶植起来的傀儡;其本人顽固亲日,虽幕僚中不乏智囊,谋士,但反动势力及根基并不丰满深厚,因此,欧大庆并不能对中山县战乱后的局面有所控制或左右一,二,从而无法获得日本主子的倚重和讨得其欢心。欧只当了一年的伪县长,便由另一亲日分子赵鼎华(浙江人,日本特务)取而代之。欧及其幕僚们便灰溜溜地窜回上海去。
欧大庆,王文庆翁婿俩在中山县横征暴敛,所搜刮的民脂民膏,除在中山县任期内大肆挥霍外,带往上海去的财物实属少。翁婿俩在上海各自买下了一幢相邻的二层洋房,各自配了一辆小汽车,还有大量的金条,金砖和珠宝,在中山县石岐还留下了好几处属于欧,王名义的实业。
[center][B]充当”空头司令”筹办军校[/B][/center]
中山县太爷的官丢了,欧大庆还是尝到了不少甜头。认为在官场上的投机交易总比商场上的交易合算,何止一本万利,还可以出人头地。为此,他又备了一份厚礼,再次到南京侵华派遣军总部去,找到了那位当日军大佐的老同学。此行双获日军侵华当局的青睐,老同学又为欧大庆弄到了一张头衔很大的”江西省”反共救国军司令长官”的委任状。,这是汪伪当局在该省的最高军事长官,军衔为中将。
欧大庆又把在伪中山县政府的上海帮幕僚带往南昌市去,以这伙人为骨干组成江西反共救军司令部。抵达南昌市去,找到设在“江西大旅社”的日军驻江西派遣军司令部。惺惺惜惺惺,日,双方见面后,一拍即合。日方立即在江西大旅社楼下腾出两个房间,作为”反共救国军”的司令部,由侧门进出,门外挂起一面”青天白日”旗,旗边还缝上一块白布条,上书”和平”,反共,救国”六个大黑字。司令部门口由日军派哨兵站岗警卫。欧把随从人员的职务和军衔作了如下安排:参谋长张崇文,少将;后勤部长王文庆,少将;参谋徐录初,上校;财务科长陈自立,中校;军需科长王康华,少校。日军方面除按各人军衔发给薪俸和军饷外,还拨了一辆破旧的小轿车给欧大庆作座车。
这时,欧大庆还是一个”空”军司令,除两 钭,三校外,并无一兵一卒。为了发展其自身实力,网罗党羽,欧就设法招生,办起了军校。在与南昌市区相对的赣江北岸,南(昌)浔(九江)铁路南昌北站附近,欧大庆征占了一座四合院式的大祠堂屋作为军校。日军当局为军校提供了枪械和粮饷。欧大庆本人自任校长兼教育长,军校大门上竖起一块耐人寻味,美其名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军事学校”的招牌,院内竖起一面军旗,那块写有”和平,反共,救国”六个黑字的遮羞布也缝在上面。
军校千方百计多想招募一些青年入学,结果只招得100来人,勉强拼凑成三个排。他们都是一些在饥寒交迫上挣扎的学生哥。
南昌是个英雄的城市,江西人民富有革命传统,他们怎能容忍欧大庆一伙来到南昌进行反共反人民,提倡曲线救国呢!在抗日爱国力量的揭露,抵制下,军校内的学员恍然大悟,大呼上当受骗。”宁可饿死,也当汉奸”的声音,唤醒了军校附近的群众和校内的学员,军校越办越不景气,学员不断逃走,有减无增。加上陈自立,五康华两人串通作弊,侵吞粮饷,学员人心浮动。主管军校教务的少将参谋长张崇文,曾公开指责陈,王的作弊行为,藉以稳定学员的情绪,都未能解决要害问题。
欧大庆虽然整日驱车,奔走于赣江南北两岸,城内城外,疲于奔命,也无济于事。军校每下愈况,两三个月过去了,并无起色,根本培养不出半个为日,伪当局所满意的人才,日军当局至此才认识欧大庆这个”空军”司令,军校校长是个饭桶,蠢猪,骗子,后悔不迭,断然断绝粮饷等一切供给。欧也知趣,解散了军校,把有关军需物资缴返日方,结束了行骗生涯,又灰溜溜地返回上海去了。
[center][B]充当广州市长-一枕黄梁[/B][/center]
财不可断源,官不能罢手,欧大庆经历了从商,从政和从国的生涯,参与了有关场所的角逐,吸取了每次失败的教训,经过反省,认为官场财源茂盛,弃之可惜。1941年底。他又备厚礼,再一次去南京,找到了当日军大佐的老同学,恳求给予疏通,把广州市长的肥缺弄到手,老同学果然交情深厚同,一方面请日方高层开绿灯;另一方面还推荐欧去拜见南京窃据伪中内国民政府主席的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汪精卫。欧在南京投靠日,伪高层的活动是很顺利的,至于如何挤上广州市长宝座?南京的日,伪高层是不摸底的。因此,老同学嘱咐欧到广州与有关方面进行活动,南京方面大力协助。云云。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欧大庆满有信心,即与女婿王文庆同行,前往广州活动。1942年初,众已经盛传:欧大庆接任广州市长要职,但在途中暴病归西,王文庆亦同时失踪。
欧大庆丧命的真相究竟如何?这个谜有待于知情者云揭晓了。
人们也许还问:”昔年在石岐轰动一时的”才子”(财主,伪财政局长王文庆)配佳人”闹剧中的欧大庆千金的命运又将如何?答案是:代替王文庆为夫君的,乃是曾任伪中山县政府秘书长,江西反共救国军少将参谋长的张崇文,他坐享了欧,王两家在上海遗留下来的全部的家当及不义之财。
199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