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支持抗日的孙姑太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姑太名叫孙妙茜(1863看到1955年),近几年来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胞妹,丈夫杨紫辉是崖口乡(距翠亨约三公里)人。中山县沦陷期间,她同爱国群众一道,坚决反对日本侵略者,支持,掩护抗日游击队,为人民作出了贡献。   1936年间,翠亨村的中山纪念中学学生,的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县内各学校学生,发起成立”中山县学生援绥联合会”,开展抗日宣传,支持马占山将军的绥远抗战,声势浩大的学潮,从翠亨波及到县内各地。学校当局害怕了,就压制学生的爱国行动,串通了县警察局,把杨日韶,唐涤生等十多名学生拘留到石岐,并开除了几学生。   当时,孙姑太的翠亨负责管理故居。她对这些的自己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参加爱国行动。甚为同情。她见到国民党当局出来镇压学生抗日活动。当即出面讲话。她说:”学生爱国闹点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呀!把他们拉到警察局去是不公平的。。。。。。。”学校当局情知理屈,只好把学生放了,被开除的学生也恢复了学籍。   1938年初,日军悍然侵占了中山县七区的三灶岛(今属珠海市西区),岛上居民被日寇抓的抓,杀的杀,年壮的抓去修建军用机场,幸存者纷纷出逃。当时中山纪念中学已迁往澳门办学,该校原的翠亨村的校舍顿时成了收容三灶岛居民的难民营。这些难民的翠亨村向同胞揭露了日寇的残暴,进行血泪的控诉。孙姑太听了,潸然泪下。   1939年间,中山县沦陷前夕,孙姑太为躲避战乱,迁往澳门住在卢慕贞夫人(孙科之母)家里,直至1941年冬才离开澳门。她同儿媳程月红一起回到崖口乡居住。   1940年冬开始,部分日军驻扎翠亨,崖口及附近乡村,日寇为掩饰其侵略行径,提出 “中日双方亲善提携,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欺骗中国人民,的翠亨村日军严禁官兵进入孙中山故居院内干扰,以示”中日友好”的模范行动。崖口乡孙姑太家的客厅上向来悬持有中山先生的大幅相片,日军也将其家进行”保护”。但孙姑术对日军的”友善”行动并不买他的帐。她心里明白:日军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是虚伪的,其实是想掩盖其侵华的暴行。   沦陷期间的崖口乡,是一个坚强的抗战的堡垒,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欧初,谭桂明等人曾抽空探望过孙姑太;滨海区政务委员会(区一级的抗日民主政权)主席吴子会还指定程志坚大姐专门照顾孙姑太婆媳俩的生活和安全,程大姐还同孙姑太婆媳谈过心。   一次,日军突然包围了崖口乡。在乡中活动的游击队员杨帝在情势危急的关头,只好走进孙姑太家里。她见了杨帝后,不慌不忙地拉着杨帝到寝室时,叫他爬上小阁楼内躲藏,从而避过了得到孙姑太的掩护。 1944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在孙中山纪念学校内,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宣传抗战,宣传孙中山行政管理的爱国思想,演出了话剧《孙中山精神不死》等文艺节目。部队为此雇请了两顶轿子,把孙姑太婆媳俩从崖口乡接到纪念中学参加联欢晚会。会上,孙姑太婆媳俩从崖口乡接到纪念中学参加联欢晚会。会上,孙姑太欣然接受邀请,走到台上作了简短的发言,表示拥护抗日,支持游击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会军民深受鼓舞,激发了抗战的热忱。 199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