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与敌斗争中开辟四望山抗日根据地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39年5月,从中山到延安的我,经过”抗大”一年多的学习和锻炼,结业后被派往四望山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现在回忆起来,心情格外激动。   四望山是抗日战争初期,新四军五师前身挺进支队的驻地,它地处信阳,应山,罗山三县交界处(亦称信应罗边区)武汉外围,地势险要,通称豫鄂边区。我们党曾在四望山开过重要会议,宣布豫鄂挺进纵队成立,并组织5个团队和总队向敌后挺进,开始发挥中原前哨的战略作用。四望山又是豫鄂边区的交通咽喉,是抗击日寇的前哨阵地,游击区伸向平汉铁路两侧,西北有桐柏山,中华山,西南有白兆山,大洪山东接大司山,大别山,东南窄长蜿蜓,纵横几百里,构成当时四望山中心的豫鄂边区,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有利条件很多,山下,冲积田地较多,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红四方面军长征时,曾途经这里,播下了革命种子,张裕生同志亦是其中的一位。他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开辟四望山根据地有他的贡献。 [center][B]“到敌人后方去!”[/B][/center]   1939年 正是抗战第二个年头,鬼子汉奸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激起广大人民的愤怒。土生土长的张裕生同志,亦在这种环境下,从只有几枪,迅速发展到200多人。从农民自卫队发展为信阳挺进队,开展了豫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党和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同志领导下,历任信应游击大队长,支队长,最后为总队长。我们这批”抗大”学生,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高唱着”到敌人后方去。。。。。。。”的歌,自5月离开了延安,经过确山,竹沟镇到达四望山。组织上分配我到豫南根据地的信应游击大队。初到敌后,我们处在敌顽的夹击地带;西有顽固分子鲍刚队伍的威胁,我们有几位参加做群众工作的同学,不久亦被他们杀害了;东有盘踞在铁路沿线据点的残暴日寇,他们正气焰嚣张,有鬼子西有鲍,百姓受害哪里跑?”我们亦在这样两面爱敌的地带里开展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复杂。 [center][B]以斗争达于团结[/B][/center]   反共顽固分子鲍刚的队伍,是在当地沦陷后,以联保主任的地方势力拉关系及收编了国民党军队前方败退的散兵游勇所组成,自称为鲍司令,其实只有百把条枪。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深入敌后抗战,曾多方派人与他们联络协商,争取共同抗日但鲍刚坚持顽固立场,还扣留了我方联络官刘信同志,并经常派人深入 我根据地进行公开挑衅。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遵照毛主席的”团结与斗争”的方针,在谭家河附近。歼鲍顽部队两 个班,俘获7人7支枪,之后,我们立即召集当地仕绅民主人士会议,宣传这次行动的胜利,揭露鲍部违背共同抗日协议的错误行为,并反复阐明我方主张共同抗日的诚意。会上,我们当场宣布归还全部俘虏和枪支,还写了联络信给他们带回去。其后鲍刚改变了态度,各阶层也释放了我方联络官。从此初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关系,这是我们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严正自卫斗争,以斗争达到团结抗日的结果。从而扩大了我军政治影响,减轻了我方腹背受敌的威胁,改变了斗争不利的局面。 [center][B]两次痛击日本鬼子[/B][/center]   当顽我斗争稍趋缓和后,我们就集中力量对付日寇,然而当地敌我力量悬殊,我们分析认为:只有在严密掌握敌情,加强内线工作的情况下,才能以较少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为此,我们部队积极开始侦察活动。1940年春,正是”黄梅时节雨纷纷”季节,3月20日,我侦察员何大友冒敌据点回来,对大队长说”机会来了,今天上午9时,鬼子有到西乡”打掳”的打算。”据此。我们立即部署战斗行动。到了上午10时20分,果然见鬼子来了一个小分队(即一个班),他们着着雨衣和笨重的皮革,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埋伏圈。当他们走过一条泥泞的田埂时,已象”老牛上田埂,拖泥带水”。顿时,我们机枪步枪齐发,打得日寇象落狗一般的东跑西窜。一下子被我们打死了4人,生俘了5 人。从此鬼子龟缩在据点里,诚惶诚恐地不敢离开碉堡,再也不敢以小股力量肆无忌惮地三天两头出来清乡扫荡了。   同年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混入鬼子据点的情报员赵大兵,回来 对大队领导同志说:”鬼子爱集体洗澡,昨天他们在离据点柳河镇五里外,在一个册潭里沐浴。他们把武器架在一起才下水,只派专人站岗嘹望。据说今天12时可能又去那里洗澡。”大队长追问一句:”有多少人?”小赵说:”鬼子可能会出来一个分队(约一排人),最近补充五个人才满额。”于是,我们又作了战斗部署。6月3日上午11时多,我们早已埋伏在山潭后山洼里,小赵则化装再去侦察,看清楚有30多个鬼子下了山潭后,我们的神枪手只一枪,就准确地打掉了日军的哨兵,何中队长立即指挥分三路冲了下山潭边,抢先夺起了日军架起的枪枝,再冲向潭里抓人。顿时,鬼子正象鸭子上沙滩,狼狈不堪,四散逃窜。我们一下子又生俘14人,打死4人,共获枪枝20多条。此次战斗改善了部队的装备,大家抗敌的信心更强了,从此鬼子更不敢轻易到根据地来挑衅。   从1939年的春起,仅仅2年多时间,我们部队克服了分散流动和分割动荡的弱点,经过频繁的战斗,使边区对敌顽的斗争形势有了改观。我们就是这样的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的顽,敌,我三角斗争中夺取好胜利,的磨擦与反磨擦,扫荡与反扫荡中壮大,提高了战斗力和我党我军的群众中的威信,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还进一步武装了农民,建立了敌后抗日统一战线,并逐步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后来,我们的部队从游击队升格为地方军和正规军,的党和李师长的正确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支持下,飘扬的红旗从四望山插到了武汉的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