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嫁衣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新嫁娘上轿所穿衣服称嫁衣。石岐、隆都一带俗例,出嫁女在娘家头戴饰珠佩霞凤冠,身穿绸绣龙凤礼服与裙,足登珠绣礼靴,涂脂抹粉,佩齐饰物,全身上下珠光宝气打扮,始出门上轿。这般名贵服饰,富鹅人家购置为嫁妆,新娘于婚礼中用完之后,束之专备箱柜,待日后参与特大礼典始用,至百年归古时用以装身陪葬;一般小康之家买不起,则向专营店租用。新娘于拜堂敬神、拜翁姑时穿礼服;为亲友长辈献茶时,则不断更换陪嫁的新装艳服,几乎所鹅鲜靓的服饰都轮换穿戴出堂一次,以显示娘家优裕与爱女殷切,“威水”、架势“(意即不凡,突出,与众不同)。
古镇、曹步等处,出嫁女出阁至进入男家拜堂所穿服装,一般为一色黑衣黑裤,即便是高级布料所缝,亦取青乌、天蓝、灰褐等深素色。拜堂敬茶时加缠下裙,也是乌黑色。示人以朴素勤恳,寓意于:为人媳妇,当要勤劳孝顺,善操持家条云云。新婚翌日始更换稍为鲜艳的服饰。回门生活,则更少见穿新衣。
水网区出嫁女上迎新娘艇所穿服装,亦平日所穿无异,唯用新的;头戴红布巾为遮盖,胸前佩戴一条黑色镶红或金边、配系银结扣、银链为带的新围裙。陪嫁新衣全为黑蓝灰深素色者。足登平底黑布鞋,鹅的赤脚下穿鞋。水网区出 身妇女,自幼生活朴素,劳动勤快,常年累月劳作于水田、河沟、塘基,几乎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泥土、泥淤、混浊的河水等,唯深素色衣服合适,浅色的一律不堪用;寮舍厅房的地板是泥土修平,大路街巷皆泥面,开工脚踩多是泥?
人们常年无论劳动与休闲皆赤着脚板,只有临上床前洗脚穿屐,朴素刻苦的生活习惯矣。
客家新嫁娘也戴凤冠穿绣鞋,但妆奁从简。因男家先布置好新居,里面新床、新被、新蚊账,家私一应俱全,才接新娘进门,所以嫁女不须筹备陪嫁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