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横水渡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横水渡。陆路中途为江河所间,于路端设?头用船艇接驳通路的,称横水渡。见载于《香山县志》的境内要道横水渡,有:
秀尾园——沙涌、前山庙——桔仔围、大环——江尾头、海门——烂泥湾、古鹤——茅湾——沙尾——对海、北山湾仔——澳门、大涌南文基头——金角环、小榄鸡肠?——第二埒?、第四围荔枝围振塘——对海和尚围林冈新涌、城隍庙前水?——朱陆螺?海岸水?、九洲基——曹步、小黄圃岐山山咀——顺德容奇东社、北山村前——前山白坟码头、石角咀——澳门、前山——澳门、白坟肚——北山码头、界涌——石塘、长洲——石岐、龙眼都——石岐、新河——放马马前、龙骨基。
《香山县志续编》所载有:
沙口冈洲社——八围渡头、裕安围——罟步横沥口、中心海亚公庙——顺德江尾大围、流板闸头——洋沙迳、第七埒吉安围——瓜心沥、榄面沙——小沥尾永益围头、沙?——顺德南沙、米步?——织麻纱、濠头涌——犁头咀、鸦冈——前陇、企寮围——界涌、老林围——公洲沙面、?洲卡口——三?路口、大黄圃鳖湾外——新沙安庆——下闸涌、鸡笼涌口——罟步四楼、中心海闸头——石拗汰。
按以上所载,仅是交通要道所设,乡村圩市间过道的横水渡,旧时随处皆见,不可胜数。今时,旧日的横水渡,绝大多数已不在,此乃公路网不断伸廷,铁木结构或钢筋水泥桥梁之建设普及城乡所然。而重要通道且水深宽阔的横水渡与渡车渡,如小榄沙口——东风圩镇、东凤——顺德桂洲、东凤——南头、南头——顺德小黄圃、板芙——金钟、古镇——江门外海、张家边东河口——民众等多处,先后于80年代——90年代初,当地公路桥建成后,结束了历史使命,成为历史上的记载。但于水网地带,仍见横水渡接驳陆路交通,或渡车渡存在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地方偏僻,公路网支干线不经其地;二是有公路路段通其地,但因河宽水深流激,建桥工程艰巨,暂时仍乏资金兴建大桥。
古香山八景中之“石岐晚渡”,是指隆都——石岐与长洲——石岐两处横水渡,两个同方向的渡口,设在今岐江桥近处。两个渡口相距不足百丈,而过渡过往者都是相当拥挤,渡艇穿梭,昼夜不停。隆都人,明代中叶太学生黄仲翁《邑八景诗·石岐晚渡》诗云:“野船春浪急,烟柳夕阳低。流水南还北,行人东复西”。龙眼乡人,清康熙乙?科举人萧桐青《七律·石岐晚渡》云:“岐江返照夕阳平,渡口喧闻发棹声。历乱渔灯连远近,呕哑人语杂乡城。烟横两岸霜初落,潮长前湾月渐生。最是绿杨分手处,踟蹰含睇不胜情”。今天岐江两岸的景象,正是“双虹东西架,坦道南北驰。桥下轮舟竞咫尺,桥上车龙争秒时。河西鼎立现代楼,斜对古塔比高低。右岸餐舫丽,长堤小厦奇”。此处尽显现代繁荣壮丽新貌,而古老的横水渡陈迹不但存在,且活灵活现。跨越岐江的两座现代桥,一高一矮,接驳孙文西路与石岐西区大马路的合页钢板桥,桥面与两岸路口几乎拉平,两岸均商业活动中心,而河段亦舟舸舳舻千里之处,热闹非凡。因昼夜均有升开合页让船只通航的例定短暂时间,也有不定时的收费开桥通航的紧急暂停时间,每开桥,来往行人须乘艇过江,故专业的横水渡艇常备其间。“流水南还北,行人东复西”。“渡口喧闻发棹声”与“呕哑人语杂乡城”的景象,仍于白天或深夜有短暂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