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书塾的教材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香山立县以后,各地宗祠庙富宇从公尝斥资开设的书塾,富有者捐资建立的义塾,失意举人或诸生私人设馆授徒,以收取束?糊口的私塾等,若雨后春笋,日渐增多,通称私书塾、教馆或启蒙馆。于明清代,发展至乡下稍大一点的村庄皆见。书塾通常所用的教材,有《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心牍》、《千家诗》、《四诗》、《五经》等等。   《三字经》是宋人王应麟(一话区适子)著,明清学者陆续补充。全书以三字为一句,普遍为幼童启蒙识字教材,授课时只育读认字,不作解释。近代学者章太炎在《重订<三字经>题辞 说:“三言韵语,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较梁人所辑《千字文》,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近香山书塾\学堂通用《三字经》,乃章炳麟重订版。   《千字文》有三种版本,最古老的是南朝梁武帝命给事郎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编成四言韵文,共250句,对偶押韵,便于记诵。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乃古代幼童启蒙教材,隋代始流行。以后有很多续编与改编本,如宋得寅《叙古字文》、待其伟《续千字文》、葛正刚《重读千字文》;元许衡《稽古千文》;明周履清《广易千文》、李登《正字千字文》;清何桂珍《训蒙千字文》、龚聪《续千字文》等。另一种是字帖式版本。古人敬重王羲之的书法,收集其遗书字编成《千字文帖》。南东释智永,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李阳冰、释怀素等人有临本。第三种是洪秀全编写的《太平天国儿童启蒙教科书》,全文1104个不同的字组成,共276句。(见《大辞典》558页)   《尺牍》又称《尺翰》,始于汉代,其时将诏书写于一尺一寸长的木板上,称尺一牍,泛指书信。《汉书·陈遵传》:“与人尺牍,主皆藏弃以为荣”。后人编撰专为教人写信的书,冠名《尺牍》。尺牍讲究写法与格式,每一封分作七个部分写作,即称呼、问候、正文、结束语、具名、日期、以及附言。   录《尺牍》课文10篇于次:   (1) 子居外致父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叩别庭训?已多时,游子他乡,思家綦切,祗以店务骤难就绪,未得言归。心迩身遥,徒深孺慕,久疏定省,罪不容辞。今计五月间,当可回家,以亲色笑。母亲福体,谅亦安康。男在外间,凡事恪遵严命,决不敢偶随时习,以累堂上之忧。专上禀。 敬请 金安!             男              某某叩上                  某月某日   (2)父在家复子   某儿收阅。自尔离家,计已多时,前日接到来信,知客中诸事安善,不胜欣慰。尔之远离乡井,奔走风尘,余虽时时萦念,然亦不敢以爱乌之私,使尔依依左右也。惟冀万事谨慎,有慰余心。当今之时,人情浮薄,一切习尚,皆宜深戒。为人之道,首在择交,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古人之训,其慎思之。家中大小均安,可毋远虑。专心作事,不必思归。他时成立回乡,使邻里见而生羡,尔之荣誉,亦余之厚望也。此谕。             父字               某月某日   (3)夫在外致妻   夫人如握,此番离家,实出于万不得已。   光阴如驶,瞬已多时,思念之情,无时不萦绕于梦寐也。每忆高堂在上,幼子在怀,全赖吾爱调护维持,以兼吾职,中心感激,莫可方言宣。否则双亲无定省之人,子女失教养之道,吾几为罪人矣。容得事稍从心,即当一图归计。毋以为念,是的深盼。上属。顺询闺好。             夫              某某手泐                  某月某日   (4)妻居家答夫   夫君惠鉴,接奉来示,知近体清和,举家欣幸。自君行后,妾即谨敬于家中大小诸务,故凡高堂中馈,吾自任之,幼男弱女,吾自抚之,家事纷纭,吾自理之。要不敢远劳惦念也。倘使事能就绪,即盼命驾早归。纸短情长,言难尽意。专此布复,敬颂 旅安!             妾              某氏手启                  某月某日   (5)弟旅外寄兄   大哥赐鉴,自违训诲,?忽多时。频年浪迹他乡,惭无片长足录,瞻望左右思念如何,叶兄朝夕奉亲,弟亦人子,不能分劳,为子之罪,实无可?。一俟稍有成就,即当回聚雁,以联一堂之乐。弟妇与侄诸事未谙。幸照料而督责之。此上, 敬请 侍安!             弟              某某谨启                  某月某日   (6)兄在家答弟   某弟青览,前日接到来函,藉知客况清安,深为欣慰。但和安虽乐,原非久恋之乡。矧世道崎岖,在外尤为可虑。因想吾弟事已就绪,即宜收拾回家,乐叙天伦,以博高堂色笑。切不可萍纵久滞,使兄感及于雁阵之寥寥也。弟妇幼侄,自当存问。家中大小,俱各平安,幸毋远虑。为嘱。 即颂 近祉。             兄              某某手启                  某月某日   (7)致姨丈求借书   姨丈大人崇鉴:久违道范,思慕良深;敬维鼎祉增祥,履祺肇庆;为颂为祝!前接保民表弟来书,欣悉府上新居落成,祗因道远,未克趋贺,殊经不歉!素仰长者藏书甚丰岢否赐借唐诗三百首、宋词本国志等册,俾资阅读学习。倘蒙钧诺,咸铭无涯矣!舍间状况如恒,家父以下同,尚叨平善,堪以千慰,谨肃奉候。 祗请 崇安!             姨母大人前均此问安。                      姨甥                        昆善叩                        已巳年孟秋初四   (8)问病   姑母大人懿鉴:睽违慈范,时切依驰;祗以俗务劳人,遂致久疏禀候。顷接爱玉表妹来信,藉悉玉体抱恙,不胜悬念!本应趋前请安,奈因店务繁忙,未克如愿。唯祈大人善自调摄,遇事勿过操劳。想吉人天相,必可早占勿药也。?肃驰候 祗请 痊安!              愚侄                 耀光敬启                 庚午年仲春十八   (9)慰失火   志澄我兄足下:久别光仪,时深响往。   顷接华翰,惊悉 贵村火灾,府上亦为波及!兄台年来备受挫折,频遭意外,天妒善良,曷胜扼腕!唯昔贤云:“于这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又讵知非造物之所以磨练英雄乎?身外之物,奚足重视。仁兄达人,当不以弟言为河汉也。谨泐数行,诸维珍摄!顺颂 时绥。              愚弟                意兴敬上                庚午年季冬初三   (10)慰丧父   某表弟钧安   顷奉   手翰,惊悉 姑丈大人不幸重病,竟尔归天;噩耗传来,不胜震悼!想 表弟孝思纯笃,一旦顿隔音容,自必哀痛异常。唯死者已矣,幸贤昆季将来光大先人遗业, 姑丈地下有知,亦可无憾。尚祈节哀顺变,善保 玉休。兄以道远,未克趋前叩奠,不胜哀歉!谨具楮仪,聊表微忱。谨此布喧 即颂 礼祺。              愚表兄                白玉浩                壬辰仲夏十六日   《千家诗》为南宋龙图学士刘克庄所编,共22卷。克庄号后要居士,故亦称《后村千家诗》。是律待与绝句组成,含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等门类。分别选录唐、五代、宋人等诗篇、尤以宋诗为多。又有王相选注《新镌五言千家诗》、谢枋得选七言《重订千家诗》,惟编选庸陋,注解肤浅,多有谬说。是否王相与谢枋得选注?仍待考究。   《千家诗》内容浅近易解,为儿童启蒙读物。(见《辞海》270)页。   《幼学琼林》相传为明人编撰,供启蒙教育的书。是以解释名物制度、词语典故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伦习俗、节令时尚、典章礼仪、神话传说、宗教迷信,可谓包罗万象。所述成语典故、历史、人物故事、警世名言等,释义简明,句式对称,读来容易上口记忆。可以说是传递封建文化的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