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与旺产季节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渔场于珠江口外为起点,东上经大鹏湾、大亚湾、红海湾、碣石湾内外洋,至甲子角止;西下广海、赤溪、北津、水东海域,至?洲岛止;向深海进发则在我国南海东沙群岛南卫、北卫潍海域以内,即经纬经东经21°之内,肉眼隐约可见东沙群岛便立刻转舵向北回航,绝不敢再往外闯。但也有例外的。东沙群岛周围的浅滩海藻丛生,暗礁、珊瑚丛密布,且潮水涨落差极大和急速,往往瞬息之间差度以10公尺计,因此,轮船、战舰、渔船均视为畏途,不敢靠近。有因台风吹袭或各省市行仪器误导而闯入其海域的,则凶多吉少,或搁浅,或徜底穿孔而致全徜遭殃,难以幸免。因相传东沙群岛列岛有不少沉船所遗金银珠宝云云。故此,历史上有渔船冒险闯进东沙群岛海域寻宝(称闯东沙),而一去不复返的事例。也有驶近南卫、北卫滩海域附近,见海情险恶而不敢航进,就近捞得满载海藻而归者。
捕鱼旺季是每年农历八月中旬至下年二月下旬,在秋风劲吹时开始出海作业。一般旺季伊始,船队先在中浅海,如担杆列岛、万山群岛间作业约个把月,旋即向东进发,至腊月由甲子角以西的碣石湾回航西下,返石岐或澳门度农历年。于新春初六或初八出海,西下赤溪、广海、东平、闸坡等渔场,至清明前返回,作修船、补网、蒸网、修帆等务。夏季多偏南风,或风静涌大,不适合拖网作业,故较少开航,或到近海开展捕鲳和敲?等索?式作业,以度淡季。
本世纪30年代,仍有以石岐为家居、修船基地的船队。卒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爆发二次世界大战,日寇军舰炮艇常拦海打劫及日机轰炸,毁我风帆渔船很多,幸免滞留在汕尾、妈宫及其以东名渔港的中山籍渔船,唯就地营生,不敢西返。今不但澳门、香港、珠海有原籍中山石岐港等地渔民,而汕尾、妈宫、碣石、甲子等渔港的深中海拖网作业渔民中,也有部分石岐渔民的后裔。50年代中叶,仍见流落汕尾等渔港的石籍老渔民,他们的语言仍夹杂颇浓的石岐口音。
其生产作业,一般每个出海航次15-20天,若渔汛旺发,则逾月亦非鲜见,习惯为渔获满仓、盐已用完、淡水用光,才靠泊邻近渔场的岛屿、海港卖鱼,买盐,取水,添置生活所需物品等,即复航。若鱼群已回游他处,需转移渔场或因他故非返航不可,才驶返家居常驻基地一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