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农闲艺果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中山历来有果乡之誉,古香山时,已有荔枝驰名的记载见于史册。各乡镇农户,素以栽果荫舍、护堤、增加收入及培植木材,作为一项兼业。各地根据水土的特殊状况,栽培适应性强的果类。如水网地带,旧时于大小围堤、塘基堑畔,多见早熟荔枝、龙眼林带,有的绵延数里;于围内排灌河畔,则栽蕉和番石榴,而在村场内外、屋前舍后,多见栽培黄皮,萍婆(凤眼果),橙橘柠柚、李梅桃柿、批杷杨桃、蒲桃、番荔枝、橄榄。荔枝龙眼栽5年始有果获,10年始旺发,培育30年始成材。水网地带以般艇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荔枝龙眼木硬耐用,为修造船艇之不可缺少木材。荔枝龙眼特别惹春象虫(象鼻虫、猪锦培),此虫奇臭,又难杀灭,故村场内少见栽植。堤畔栽竹也颇普通。
于小冈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高,较干旱,所栽果木多为迟熟荔枝、龙眼、黄皮、乌榄、油稔子、万籽果、五敛子(酸杨桃、俗称三稔)、批杷、蒲桃等,也有杨桃(甜三稔)。
无论水网地带或山区平原,成片成林的果木多属地主、公尝(村中庙观或某氏祠堂公有)或其他富户所有,多数长期租与农民经营。成林或零散的果木,平时只作上泥施肥,除草除虫和每年疏枝一次,均属农闲时或早晚进行之务;至果实上糖进入成熟期,才须派人日夜看管以防偷。如番石榴、杨桃等果实分批分期成熟,非一次采摘的,看管期较长。多数果类的开花、挂果、成果有大小年之别,则丰收与歉收,如荔枝大年丰收出人意外,果实累累几乎压折枝丫,小年则整棵树成果屈指可数,甚至只出梢,不开花。荔枝龙眼的大小年尤甚,若以之为主业经营,冒险性极大。蕉则茎高叶大,忌狂风台风,若单一经营蕉园,没有其他种植业扶持,一但为风所摧,也会招致血本无归之祸。
神湾菠萝。凤梨,学名(Ananas comosus merr;pineappie),译名菠萝或波罗,又称王梨、黄来。它凤梨料,凤梨属常绿多年生草本。属热带水果,原产美洲热带巴西。神湾菠萝已历百多年,先是古宥乡华侨从美国传进培育成功,今为神湾镇乡农业生产之一,各大小山头均见连片的菠萝园。中山神湾菠萝,以香气浓郁,肉质爽脆,味甜无渣而驰名于世。
柑橘橙因挂果期长,忌狂风吹袭,古镇、浪网等水网地带有连片的果园,主种柑橘橙间以柠檬,果园四周以荔枝与龙眼树为挡风墙。作专业主产经营。
果菜两用类的岭南佳果番木瓜,亦中山名果品之一,其学名(Carica papay),俗称万寿果、木瓜、蜜芒,有别于药用木瓜和种子榨油用木瓜。中山常见品种,是早年由华侨传入,因名番木瓜。经长期自然杂交与培育形成的特有品种——中山菜瓜,各地普遍栽种,山园、塘基均宜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