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河沟排钓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旧日境内水利设施欠佳,中顺大围等大型防涝保水设施,均建于解放后,于本世纪50年代中叶以前,常发生夏潦西水为患,民田区和沙田区河水满溢,每年皆见,无论村围内外大小河沟,水满期均有各类鱼鳝翔游。水网地带与临近的民田村庄青年农民,于早造禾苗抽穗至稻熟这段较为农闲期间,进行排钓作业,用长度米许的小竹竿,以麻线系小钓钩捆扎于上端,用蚯蚓或小虾为饵纳于钓钩,持百数十竿,至草?丛生的河沟或水漫过膝的围外稻田(称水田、滩田),按3-5丈距离,单枝排列定置,钓饵沉入水中。排列完毕后,每半小时左右,顺序从头到尾巡视一次,见钓线扯紧,或钓竿位置移动,即有鱼类上钓矣。起竿捉鱼,再纳以饵即复置钓竿于原处,如是往复3-4小时,收钓回家,将鲜活的大鱼儿拣出上市,其余留下以饱口福。排钓所获,多是白?、生鱼、塘虱(又称塘利)等价格可观的鱼类,一般每天可获三几斤,幸运时则有十数斤。今水利设施完善,大围内少有涝渍,此业日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