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7、踩滑板兜捕沙虾、白岬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沙虾和白岬鱼聚生于浅海,珠江口咸淡水交界处滩涂最丰盛,南朗镇临近冲口门各村庄的农户,多备有专用的滑板,常于海潮退落时,见青壮年男女扛滑板,携大型竹篓与鳝划(在泥滩捕捉鳝类的特备工具,木柄,柄下端镶嵌铁质扁钩)、捞网子,到浩瀚的滩涂中驰骋,以捞捕于退潮中滞落在凹潭、坑氹的沙虾与白岬遇有鳝类及膏蟹即以划勾之。因海潮涨落差极大与快速,退潮时,茫茫大海,瞬息间变成一望无际滩涂浅潭;涨潮时,一闻汹涌之声,海水已漫至漆,转瞬即浸过腰部,若无滑板代步,必逃避不及遭灭顶之灾。退潮后艇只撑不动,因此去大滩涂捕鱼虾,必须在退潮前到达目的地;没艇的非备滑板不可。滑板的形状与现代的滑浪板相似,其长在2米以内,宽尺许,用厚不过寸的杉板制成,底面皆经桐油或木油刷滑,上置固定的手扶架,滑进时手扶木架,一脚登板,一脚踩泥向前撑,可以急似箭前行,见鱼虾即慢滑伸捞具兜之,见鳝蟹即伸划勾铺。滑板兜捕沙虾、白岬,常满篓而归。沙虾形似对虾,鲜活时呈半透明状,但体形细小,一般一市斤30至40只;白?形似淡水笋壳鱼(岬哥鱼),一般每尾重半两至1两。沙虾与白岬皆含丰富蛋白质,颇有营养,且美味可口,历来属珍肴之列,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