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气节农事歌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立春雨水,开闸灌田;浸种催芽,整地待播;入泥积肥。
惊蛰春分,秧苗茁壮;犁耙加快,以田待秧。点植花生,排栽甘蔗;清塘注水,放养及时。
清明谷雨,枪插壮秧;边栽边管,中耕莫迟。整备竹漏,装捞鱼花。
立夏小满,施肥攻?;灭虫防病,工夫下足;鸭子出栏,扑食虫蚁。早鳙上市,速放二罟。
小暑大署,赶收早稻;边割边整,栽植晚稻。高埋蔗脚,及早防风。
立秋处暑,晚秧插完。选种番薯,继栽茨菰。鲮?初收,精养秋鲢。
白露秋分,禾科已定;抽穗在即,晒田防伏,勤巡细管,切莫放松。勤剥蔗荚,驱虫催高。
寒露霜降,稻穗尽出;加肥灌水,防风要紧。
冬立小雪,早熟收完;整地冬种,切莫迟延。加速排水,快收晚熟。笼鸟放田,育肥扑虫。
大雪冬至,积贮储藏。犁冬浸冬,备耕伊始。
小寒大寒,人畜御寒;细管冬种,防霜防冻。砍蔗加快,载运不松。干塘捉鱼,鲮?大收。
注:①、本世纪60年代以前,鱅鲢?鲮四大家鱼的人工孵化技术未发明,每年必须于春夏雨季江流速泻时,到江河装捞幼苗(鱼花)培育。50年代末发明用药物注射催情,使亲鱼产卵排精于池塘孵化工艺,60年代以来,江河装捞鱼花业逐渐消失。②、蘖,禾苗发科的意思,催分蘖,以求大科多穗。③、鳙鱼又称大头,夏初至秋间最宜成长,放养得法,每40天可收获一次,俗称一罟,获后复放新的鱼格(粗苗)。④、再次施肥,攻取粒多粒实。⑤、栽蔗时蔗种不盖泥土,以利嫩苗唱长高,至苗高尺许时,中耕松土,以碎泥浅盖苗脚;大暑时节进入台风季侯,蔗干已高数尺,剥掉老荚催长蔗肉,并利于大松土加高复盖蔗泥,俗称埋泥,以防狂风吹倒吹折蔗干。⑥、番薯(地瓜、或称红薯)最宜于处暑前10日内栽种;茨菰则宜于白露前后10日移植完毕。农彦云:处暑番薯白露菰。⑦俗谓:白露秋分定禾苗。此时排干田水,作适度暴晒,使田面干硬微裂,促使禾根下生深伸,扼制苗叶徒长,保持禾科矮壮,防御寒露和霜降季侯风雨为害。⑧、天气转凉,农彦云:寒露三朝,过水寻桥。又云:寒露三朝,稻穗尽标。北风劲吹对抽穗杨花不利,必须追施肥料与适量灌水,加强稻穗自然抗风抗寒能力。⑨、应冬节年节上市的裙鸡,于此时用竹篓装至空田间,让其自行觅食育肥,早上放,晚间回笼收回。同时收到清除遗漏谷粒和消灭越冬虫害之效。⑩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收获晚稻后,尽量排干田水,深犁翻土,利用季侯风与阳光,自然风化晒干泥土,至春耕时灌水,则水到泥土草腐,是最好的备耕措施,称“犁冬晒白”。旧时水利设施落后,排灌难于控制自如;加之缺乏机具,犁田靠人牛并作,低水田很难做到犁冬晒白,唯于收割晚造之后,灌水浸田,保持田中水深逾尺,以保持泥土湿软不板结,以及浸灭越冬虫卵。称“浸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