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8、蛇者世家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自古以来,我国人早已知道毒蛇的药用价值,而珠江三角洲人则以之烹制成高级补益羹肴,因之,世代相传专业捕蛇者,古已有之,今亦常见。捕蛇乃极危险之务,稍不留神被咬,可致命于顷刻之间,但为了生活,则明知蛇毒剧,却偏要去捕蛇,正如唐代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云:“永州(湖南零陵县)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齿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铒,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肤,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日:“吾祖死于是。吾祖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高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香山各地都有世代以捕蛇为业者。石歧、小榄、黄圃、沙溪等集镇均有蛇店、蛇餐馆;捕获毒蛇,莫愁出手,且价格相当。职业捕蛇者技艺高超,眼见蛇出,必可捉获。为防失手被咬。他们多带备祖传的自制特效治蛇药物;也有个别自技艺精湛,医术高明者,素不带药物于身。说:凡有毒蛇出没之处,必有治蛇伤齐效之花草灌木生长其间,关键在于能后能否识别,识者遭咬立即采用,亦来得及,如是云云。大意矣!历史上遭蛇咬而医治不及的职业捕蛇者,时有见闻。   旧日蛇店收购毒蛇,多是与职业捕蛇者交易,俗话“以熟卖熟”,凡见生疏者带蛇求售,店伙计必先问:“是否身怀蛇药?”若答曰“否”,则不予收购,一诫对蛇伤无知,却不顾生命而贪财之辈。   捕蛇者世家历来不传于性格内向,处事沉实与有把握的,唯恐蛇伤误人也。今于中山,此种世家亦非鲜有。而烹制蛇肴的食肆,城区及各地大小集镇皆有,嗜之者众,生意兴隆。本地所获蛇货远末能满足所需,绝大部分由西等地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