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十、择麻老娘与搓线姑嫂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昔日,贮麻的用途颇大,制蚊帐、织麻布、搓钓线、纲线、缝线皆用之。香山少见贮麻出产,货源多来自外省。旧时没有机械加工麻丝,唯用人工逐条择撕结卷以用。因之,农村女性多数怀怿麻搓线技艺,贫苦之家的娘们,帮人择麻搓线赚点散钱弥补家计。经济生活较优之户的老娘,虽无衣食之忧,但为小孙女将来出阁准备大床蚊帐,所以,也在择麻。俗例有规,女儿出阁,必具蚊帐、被席、枕头以陪嫁。本世纪50年代以前,仍少见用棉纱蚊帐者,因价低的不耐用,而质靓的少见于市;富有人家有置丝质蚊账给女儿做妆奁的,但丝帐价格昂贵,且很不耐用,往往洗涤一两次便会出现小窿,不堪防蚊,故也不时兴。即使较富裕之家,也多用麻质蚊帐。   择麻。将贮麻团松开置瓦盆清水中浸软,然后慢悠悠地一丝丝拣择,接驳成长纤维,经心地一圈圈放入特制的篾篮中,晾干则卷丝成球,备织蚊帐布、麻布或搓线用。   姑娘们与嫂子们则多风搓线、织网开庭院间。所搓线条,少数用于编织小缯小网为自家男性搞渔副业用;大量是为渔具店加工,用为织网片或制网纲绳所用。香山濒海,内河交错,渔业早已兴旺,所用线条与网片,多数从渔具店购买或托农民加工。 搓线。按照粗幼线条所需,取3至5股麻丝团球置于地上,拉出麻丝集在一起,用水盆浸软;搓者坐于水盆侧小凳子上,置瓦筒于大腿上,一手持捏麻丝,一手按着丝股在瓦筒面搓擦,使成线条,由一小孩捡着线条往返挂于前后两个持线墩子上插置的竹竿,搓成特定长度,即截断使成扎。 织网。用两件竹质小工具,一件削成薄片似尺的网目规格度具,称网押;另一伯削  扁形针状,尖端两边挖穿若寸许,中留小签,另一端削有小凹,成?状,称网针。织者用网针卷着线条,首先用一粗线为纲,结一行网目贯穿其中,然后左手持网押片,右手持网针,一眼一眼地穿结,一张十数平方丈的大鱼网,就这样织出来。   60年普遍用尼龙丝线机制网具,及棉线蚊帐的普及以后,择麻,、搓线工艺基本消失;而手式织补网,则仍见于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