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32、约翰大学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15日   来源: 中山政协   
  3月16日上午,约翰大学举行孙中山追悼大会。据1925年3月17日《申报》载《约翰大学追悼会》记:   昨日上午十时,约翰大学举行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于同门厅。教员、学生、来宾等到者千余人。主席张祖培开会致词后,全体起立默思三分仲,再向遗像行礼,宁家杰司仪,行礼毕,由教授会代表钱芝博、学生代表宁家杰,朗诵祭文。末由邵力子代表国民党总部致辞而散。演辞如下:   子贡悼孔子曰:泰山其颓,梁本其坏。中山先生在民国以前,奔走欧美,未克相从。惟知其为伟人耳,中山先生学术志愿,可于其所著书籍遗嘱中见之。彼不仅为中国伟人,实为世界人才也。“中山”二字非其号,当亡命日本时,孙公悬中山二字于其门,人遂号之为中山。   中山,广东香山人也。生于一八六六年,家贫,兄孙美(眉),年六十岁死,生时尝助中山革命事业,十岁时,中山在中国读书,后至檀香山,旋至香港广济学校,转入皇仁书院。在求学时代,目睹政治社会之腐败,观乎英人治香港之得法,愈觉相形见绌,遂传革命主义。先知先觉者,见人之所未而注意之,记忆之,以热烈之心肠实行之。吾人之在租界学校读书者,何异中山当年。然则吾侪之纪念效法中山者,当在是耳。当中山二十岁时,国民主张仿制欧美枪炮,以御外侮,中山见事之更甚于此者,为民族精神,故创立兴中会,以图革命。此十年内奔走海外,宣复明反清口号。甲午之战后,有识者知中国之弱,不在兵务力,而在政治。于是主张改革者渐多。中山乃往来于香港、安南之间,曾一度冒险回国,说李鸿章革命。李勉之以各行其是。镇南关之役,亲冒烽火。乙未至乙?、庚子、辛丑、?戌政变,十举事而十败。东京成立同盟会时,三民主义已提出。辛亥三月,黄花冈失败。十月武昌起义,推翻清廷。革命事业,说来就来,其魄力之宏伟,殊足以惊人。民国律令之能风行全国午,不过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一日所布之剪发改历令耳。人以中山主张建造二十万里铁路,发行不兑换纸币为空谈,不知此二议均含有学理,岂空言可此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壮之时戒之在斗,老之时戒这在得。中山不娶妾、不好斗、不广财,克守三戒,殊可追仲尼芳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