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津成立孙中山主义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26日 来源:
中山网
该会之最初酝酿是成立孙中山先生宣传会,正式成立始为孙中山主义研究会,这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阶段。
为了使孙中山先生的政治主张被广大群众所熟识,安幸生、门乞中等人在津发起了孙中山主义宣传会。据1925年3月25日天津《大公报》载《孙中山主义宣传会之发起》中记:
中山逝世,国民同声哀悼。而先生之遗嘱,切切以竞其革命之全功为念。近有民党志士安幸生、门乞中等诸君,拟在津?发起孙中山主义宣传会,统括先生革命之主张,名之曰孙中山主义。而努力加以宣传,期其早日可以贯彻,刻正联络同志积极进行,讨论宣传之各种方法,不日即可正式成立。
4月19日,天津教育界、民党人士在津正式成立了孙中山主义研究会。据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载《中山主义研究会已成立》中记:
教育界,民党志士,因中山先生逝世,特组织孙中山主义研究会,籍资宣传,以期早日实现。该会已于4月19日(星期日)上午开正式成立会。到会者计二十余人。兹特将开会情形志之如下:
(一) 开会
(二) 推举主席。推定门乞中为主席。
(三) 推举书记。推定史泽清为书记。
(四) 报告筹备经过情形,由门乞中报告,大致略谓:本会于3月29日开第一次 筹备会,因原名为孙中山主义宣传会,故无结果。4月5日开第二次筹备会,流会。4月12日仍开第二次筹备会,通过章程七条,准今日开成立会等。
(五) 章程案略有修改。通过。
(六) 宣传科交总务科审查。
(七) 致天津各界函,亦交总务科审查。
(八) 选举职员。用提名按次付表决法。计十六人。总务科王南复、门乞中等五人。事务科安幸生等三人。编辑科吕职人、江韵清等五人。研究科三人。
(九) 会场。由前次闭会时临时规定下次开会地点。每次开会列为议案。
(十) 通信处。天津河北四马路北六区三号门乞中转。
(十一)规定第一次常会地点。时间准五月三日星期日上午九时。
(十二)研究科必须多提研究材料。
(十三)会费由四月份交起,并在会会员即可及时纳费。(汪志清临时提出)通过。
附税务科议决案准本月26日上午九时,开第一次职员大会。
附志孙中山主义研究会简章如下:
第一条,定名。本会定名为孙中山主义研究会。
第二条,宗旨。本会以研究孙中山主义为宗旨。
第三条,会员。凡赞成本会宗旨、有会员二人之介绍,经本会总务科通过者,得为会员。
第四条,经费。本会会员每月应纳会费一角。遇有特别事故,得向会内外捐募之。
第五条,组织。(一)总务科五人。督促全会事务进行,并对外代表本会开会时,轮流充主席并书记。(二)事务科三人。管理会计庶务等事。(三)编辑五人。分理编辑出版等等,并审查演稿。(四)研究科三人。计划研究方法,并综合研究所得。(五)各科职员,任期皆半年。但得连选连任。
第六条,会议。(一)每两星期开常会一次。(二)每半年开职员改造大会一次。(三)职员开会日期地点,由税务科规定,(四)如有紧要事项,由总务科召集临时会。
第七条,附则。(一)本简章有不妥处,提出职员改选大会,经到会会员四分之三通过,方得修改。(二)各科办事细则另定知,但须经职员会通过,方为有效。
继之,孙中山主义研究会又召开了第一次常会,对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据1925年5月8日天津《大公报》载《中山主义研究会第一次常会》中记:
孙中山主义研究会之第一次常会,于日前在乙种工业学校开会,到会者十四人。王南复为主席,胡英为代书记。由主席报告新加入会员四人:李伸吟、董焕之、陈镜堂、胡维宪,并第一次职员会议。决推定汪志清为编辑科主任,马齐民为事物科主任,于兰田为研究科主任。各科主任负起起草各科细则,在第二次职员会议上讨论等。继为分组研究案,计分八组,完全通过。
(一) 民族主义组。
(二) 民权主义组。
(三) 民生主义组。
(四) 建国方略组。
(五) 建国大纲组。
(六) 修改不平等条约组。
(七)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组。
(八) 中山言行组。
继讨论规定责任研究员案。按组负责研究,计规定如下:
(一) 于炳祥
(二) 魏竞初
(三)汪志清
(四)鲁清晨
(五)李仲吟
(六)张中毅
(七)邓颖超
(八)李希逸
议决发出通函,征求同意。继讨论研究方法如下:
(一) 搜集研究资料。
(二) 分别研究步骤。
(三) 综合归纳研究。
(四) 推论演绎研究。
(五) 分辨比较研究。
(六) 详细底里研究。
经主席说明后,议决通过。但责任研究员得增加自己意见,变通研究。
继讨论刊物案,议决暂定为不定期刊,会员均有销售义务。继讨论征求会员案,计推定王南复、李仲吟、程介三、邓颖超、李逸、门乞中六人为接洽员。史汉清为通函起草员。下次常会于17日上午九时在东南城角学界俱乐部开会,继续讨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