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广州二十万人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
发布时间:
2006年08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4月12日,广州市各界人士二十万人追悼孙中山大会。
据1925年4月12日上海《民国日报》载《二十万人游行追悼》记:
11日广州电:12全市追悼大元帅大会,商工停业、学校辍课、全城下半旗,正午各表默哀思五分钟。到会追悼者全体加入游行,预计人数必逾二十万。各团体纷备旗帜传单,宣传中山主义。
据1925年4月13日上海《民国日报》载《三十万人追悼孙先生》记:
12日广州电:12日午刻,全市追悼大元帅大会,在东较场(按:应为东校场)举行,共到三十万人。廖仲恺主席、胡汉民主祭。俄国加伦将军及廖等均有演说,激励群众断承遗志。甬道满挂哀诔,遗像四周遍列花圈,各街道电线杆及灯杆满挂遗像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销领事裁判权”、“收回外人租界地”、“努力国民革命”等标语。巡行时群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口号。胡汉民、廖仲恺、伍朝枢、吴铁城均手扶遗像亭随行。外人多要旁摄影。正午全市停止工作,静默哀思五分钟,飞机时时翔行空中,散布二十余种之传单。
据1925年4月15日上海《民国日报》载《电讯》记:
广州来电:
民国日报鉴:4月12日广州举行中山先生追悼大会,农工商学警政兵报妇女各界到者二十余万人。午十二时开会,轮船、工厂汽笛齐鸣,电力全灭、战舰鸣炮为号,全市默哀五分钟,飞机翔空、马路行人及商店抱歉肃默。一时巡行,沿途高叫革命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山主义不死”、“中国民族解放万岁”、“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万岁”等。中央执行委员会。文(按:12日)。
其详情,据1925年4月19日上海《民国日报》载《广州二十余万众追悼中山先生》记:
△全国空前之追悼大会
△全国第一次之全市静默志哀礼
△全国第一次之大规模巡行
12日广东各界举行追悼中山先生大会,赴会者凡二十余万众。是日详情特载如下:
△会场之布置:
追悼会场设于本市东关之东校场,坐北向南,门临大东路。会场第一重门,塔有伟大牌楼一座,而两旁绕以竹栏,分三度门户出入。版楼高凡三层,上层正中,县有中山先生遗像,像之上饰以青天白日党徽。四遍围以黑白相间之素廉,像旁题有:
[center]中华民国之父[/center]
[center]四万万人慈母[/center]
牌楼一层,则悬有“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数大字,傍以联云:
[center]革命尚未成功[/center]
[center]同同仍须努力[/center]
再进则为第二重门,悬有“大三民不朽”四字之生花横额。两旁衬以生花挽联,文日:
[center]国有以立[/center]
[center]民无能名[/center]
该生花横额及花联,下款均署许崇智泣挽数字。二门再进则为甬道,长凡数十丈。有此直进,中经广场,即为祭坛。甬道两傍(按:应为两旁),沿路均搭竹栏,遍悬各界送来之挽联。上端则悬黑白相间之素廉及花篮、花球。甬道尽处,东边搭有一大棚厂,为办事处及招待各界之用。西边即就无线电台旧址,设立布置部,就近布置一切。由二门经过甬道,尽处则为广场,四周围以短竹栏,为各军队、学校、团体集合场所。祭坛设于广场之后,即为东校场之正中。坛为绝大一棚,阔凡数十丈,以竹木构成,离地约五尺,分左右两旁门出入。坛前遍陈生花盆景,上有“精神不死,主义永存”八个大字,下悬花篮八个,并用白布书中山先生遗嘱及致祭秩序,分挂坛前左右两旁。坛上尽用黑白布砌作井格形,正中供奉中山先生遗像,像旁题有:“手创中华民国,领导国民革命,为群众谋利益奋斗而牺牲”等字,伴以中央监察委员会挽联,文日:
主义昌明如日月,气象刚大配乾坤,道公天下,学辨知行,鞠躬尽瘁而后已:
感化五十万主徒,改革四千年古政,三期未完,中央失宰,吴天不吊谁与归。
省长胡汉民致祭之大花圈则置于像下。坛内遍挂挽联、祭文,而花圈、花球更如山积。坛之出入两门口均搭有竹栏,以白布书中山先生之格言及国民革命之口号,悬于此处。是日会场之内,除军警到场保护外,并派有消防队驻守以防火患,布置极为周密。
△开会之情形:
是日上午九时后赴会之军政工学各界,即纷纷列队前往,挨次集合场内,直到十二时犹络绎不绝。军界如杨希闵、周自得、胡叫舜、谭延恺(按:恺应为闿)代表丘森、陈嘉祐,许崇智代有冯次琪;朱培德、黄明堂、李福林及各军师旅团长等,惟刘震寰未到。政界胡汉民、廖仲恺、伍朝枢、邓泽如、吴铁城、胡谦、许崇清、梅光培、吕志伊、陈融、林云陔,以及各机关之高级人员,并留省之各军总司令、军长、司令等,亦次第汽车赴会。到午刻奏哀乐开会。由廖仲恺主席、胡汉民主祭、吴铁城能通赞,各界随向中山先生遗像行三鞠躬礼,军人则武装者举枪、带刀者撇刀、徒手者举手,行礼如仪后,复奏哀乐。正午十二时,全市举行静默志哀五分钟。是时全市电力全灭,轮船、工人汽笛齐鸣,马路交通亦全行停止。此种全市静默志哀礼之举行,实为全国之第一次。礼毕,即由伍朝枢宣读祭文,廖仲凯宣布先生生平事略,次由各界代表相继演说。外宾则有俄国加伦将军。并齐声高呼国民革命中号:”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中山先生不死”、”中国国民党不死”、”中国民族解放万岁”、”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万岁”。追悼礼既成,随即联队巡行。参加者有男女学生、军队、警察、工团、党员等,凡数百个团体,共十万余人,计头队在第一公园散队,而尾队尚在追悼会场中,阵脚未尝移动。此大规模之巡行,亦为全国之第一次。巡行中最特色者则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灵围,用四轮车上搭花棚一巨座,高十余丈,中嵌五尺阔之孙中山先生像一幅,用数十丈之黑白绋,由中央党部同人挽之而行,途上军警见孙中山像即举枪行礼,而行人亦脱帽鞠躬,间有泣下者。是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用无线电通告全世界,香港新影画公司亦派员沿途摄影,而大沙头航空局,亦派出飞机四架,在会场天际往来环绕,并在空中散派印刷品。
△致祭之踊跃
是日风和日畅,天色绝佳,致祭者非常踊跃。上午九时许,惠爱东路大路一带即非常拥挤,乘车者乘车、步行者步行,肩摩踵接,车马如云,而男女学校、大小团体、旌旗蔽空,令人对之,不禁兴生荣死哀之感。至十一时许,赴会者益众,会场附近因过于挤逼,车辆几致不能通告。东校场面积虽广,亦几无容足之地,居留广州之外国人士亦起崇拜英雄之心,联翩赴会,向中山先生遗像行礼。是日省中军政、民政、司法各机关均停办公事一天,各校、报馆亦放假休息,各工团皆停工一天。会场前设有签到处,使赴会者签名,并领取巡行小旗及插于襟际之蓝白二色素花。是日该处购备素花数十箩,犹不敷分派,而签名簿数十巨册,亦顷刻签满,即此一端,可见赴会者众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