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6、各界人士在广东大学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

发布时间: 2006年08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3月17日、18日、19日,广东各界人士分别在广东 大学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据1925年3月20日天津《大公报》载《国骨专电》云:   广东电:故孙中山之追悼会由筱(17)日起三日间,在广东大学举行。   筱日由政治家、军人及外人等参列举行,有遗言及祭文之朗读。次由胡汉民称扬故人之伟业,对于今后进行方法。为热烈之演说。   巧(18)日由农工商各界参列。   皓(19)日由学界代表参列。   3月17日追悼会详情,据1925啊3月30日天津《大公报》载《粤军政界大追悼会详志》记:   广州快讯:大元帅哀典筹备委员会定其17日在广东大学为军政界及外宾举行追悼会,先日由筹备委员会会陈一切,各大小机关、文武官吏之挽联、挽幛,均先日送至悬挂。英、德、美、俄、日各国领事,均有挽联、挽幛、花圈各物,送至会场陈设。头门悬挂生花及黑白布幔,由头门直至礼堂之甬道,遍悬黑布帐。指定操场为军警团集合场所,以广大礼堂为追悼会礼堂。坛上正中陈设帅座遗像,四周伴以生花及许崇智挽联一件。联云: 至大至刚,自南至北; 克长克君,乃圣乃神。 又伴以杨希闵挽联一联云:   起匹夫而倡革命肇造我新邦,仁如天,智如神,盛德难名,当与此土河山同寿;   合群力以奉贻谋敢忘予后死,质在旁,临在上,大勋终集,仰慰先生陟降之灵。   像前陈大香炉一个,燃上好之檀香。各机关文武官吏之花圈则尽放台前,其余各挽联挽幛,则分悬于堂中四周及分悬演说堂、休息室各处。   是早大本营卫士队、各区警察,即到场守卫。十时起,胡留守(按:指胡汉民)、伍部长(按:指伍朝枢)、谭、杨、刘(按:指谭延?、杨希闵、刘震寰)各总司令与眷属及各国领事与夫人,以及全省各大小机关职员先后而至。民团千名亦到场致祭。十一时齐集。因礼堂容积较小,乃分班致祭。由大本营副官赞礼。滇军军乐队及粤军军乐队在楼上奏乐。祭时秩序如下:   (一) 齐集   (二) 肃立   (三) 奏哀乐   (四) 读遗嘱   (五) 读祭文   (六) 俯首默哀一分钟   (七) 行礼三鞠躬   (八) 再奏哀乐   (九) 礼毕   (十) 演说   各官员、外宾致祭后,相率至演说室。由李宝详宣布,先由胡留守演说,略言大元帅生平之总括为:   (一)先生为民国父。盖中国数千年均专制政体,先生首创民国。共和中国几次破坏,均为先生竭力挽回。此次以六十余岁衰年,毅然赴京,亦系为谋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值民国基础永固。   (二)先生一无他嗜好,惟有终身努力革命,为革命奋斗,并举其历次革命失败,屡仆屡起。前年陈逆(按:指陈炯明)倡乱,先生在兵舰数十天,与逆军奋斗。此次临终遗嘱,亦惓惓以革命为念,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见其革命精神,是为我辈模范。   (三)先生为革命之导师。盖先生之主义,为至正至大,综古今中外伟人,当不及先生之纯正。   (四)先生为世界和平救主。因先生不仅为中国谋幸福,实欲打倒世界之帝国主义,扶持被压迫弱小民族。先生之志愿成功,不特中国发之增长幸福,即世界和平亦为之实现。今吾人失却国父,与革命党服膺先生遗嘱,以冕先生未克之功云。 次由伍部长用英语演说先生生平及与世界之关系。继由英领事、俄代表演说,大略言慰中国国民。英领事并叹先生胆量雄、度量大。先生逝世不特中国人哀痛,即全国(按:疑为世界之误)亦为之哀悼云。   3月18日追悼会的较详情况,据1925年4月12日上海《民国日报》载《粤人对孙中山追悼与纪念》中披露:   自孙中山薨逝,薄海同悲,广东为先生生长之邦,故粤人对孙中山哀悼,较各省尤为盛。军政各界大小人员之地位,皆由孙中山所产生。其学问道德见识,皆由孙中山所造成,一旦逝世,其如丧考妣也,即普通商学农工各界,苟非丧心病狂别具肺肝,不论黄童白叟、老妪少妇,偶一谈及,莫不嗟叹痛惜,潜焉陨涕。   当3月18日广大追悼会农工追悼之日,某君演讲大元帅之救国历史、爱国血忱,及为国为民之牺牲精神,民生主义之有普遍利泽于民众等处,言大元帅实欲中国无一盗贼乞丐,无一失业之人,无一依赖之人。今功业未半,而外为帝国主义所扼,内为军阀政蠹所阻,致赍志郁忧以没。吾民遂丧国父,永失导师。孙先生一生之艰难困苦,大家看可怜不可怜。某君言至此,已咽不成声。农团工人商人,不期皆掩而痛哭,悲声大作。适愁云漫漫、苦雨凄凄,一时顿成悲惨世界,几疑非复人世(此记者所亲见者也)。吴人平心而论,旷观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举古今世界伟人之能如孙先生者,屈指有几?华盛顿、林肯、卢梭、孔子、尧、舜、禹,其功非不伟,其名非不大,但欲求如孙先生之“赤忱”、“牺牲”、“孳孳为国为民无间寝食年龄地域安危”之血诚精神,敢断言实无第二人。盖孙先生之功不特中国万世无疆,即世界之弱小民族亦隐受其泽无穷。孙先生之死,宜乎为全世界震悼矣。况广东为先生生长施政之邦乎。   粤人之哀痛孙先生,仰慕孙先生,既如上述,百亟思有以纪念孙先生,为千秋万岁永失弗谖者,盖无微不至,现所已决定者,为孙先生辟一中山公园,地址以观音山改建,上筑图书馆,馆前建中山亭,亭中建立一巍大之铜像,将先生之三民五权精义、及讨贼救国、主张开国民大会、废除国际不平等条约等宣言,皆刊碑泐石,以垂永久。引事系由革命纪念会邓泽如建议,国民党党议通过,而正式咨请省署立案,由胡省长通令广州市公安、公务两局勘地佑价积极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