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之变化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云轩
石溪源自五桂山诸涧,弯弯曲曲湍流于树涌而入西江,全长约50公里,宽约20米。溪之上游名曾哥潭,其夹岸及底部俱生巨大顽石,百千年来被水冲成数以百计“小屋”,其形如螺旋,深宽丈余,水击成音,声若鼓乐。春秋佳日,来自城乡之莘莘学子熙来攘往游乐其间,欣赏奇石异水,或作写生,好不惬意。溪之中、下游皆积厚沙,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农余,人们捞、钓鱼于其间,以之助餐食,鲜味超凡,口福不浅。
然弯曲之石溪,一经暴雨,排泄不及,山洪泛滥成灾,濒溪之田园、屋宇、牲口多受其害。1949年秋,乡人曾在溪岸上建一相当大之戏棚,被山洪冲倒,计有13名青少年被水溺毙,戏箱尽付东流,损失颇大,留为憾事。
1972年冬,环城公社在曾哥潭上筑堤整坝建成了一座水力发电站,发电量在中山各水力发电站中首屈一指,供于城乡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照明之用,年中收益颇大,为中山经济及各项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五桂山区党委带领石鼓人民日夜施工,经二旬,将弯曲之石溪垦直开宽,溪水畅流,两岸种树,从而稳固了溪堤,驯服了山洪,濒溪之禾田既全部受益,复扩大了土地面积100多亩,于是居者安,耕者乐,易其名为“红旗河”。
然近年来因一些乡人挖沙图利,河床、桥梁复受其害,幸得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闻讯及时制止,挽“狂澜”于既倒矣。
198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