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大中堂里的伟记茶室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方秉伦  

  笔者偶百温步孙文西路53—57号门牌之间,见巷口旁有一个铁制蓝底白字的指路牌,上书“大中堂”三字,联想起1942年在李大中堂内开设伟记茶室的故事,顺步走入陋巷。此巷仅二米阔,两旁均属居民小宅,有“鸽笼式”小屋,有由旧屋山墙改建成的住家屋,还有两座三层房管式旧房,高低大小不等,密密麻麻至茗园洒家和金都城娱乐中心背后,从小巷可出悦来路。抚今追昔,哪里还有往日的亭台楼阁、郁葱果树、池塘小艇的景象呢?沧海桑田,已是面目全非啊!   李大中堂原是逊清官宦人家(钦定进士)大宅,据李氏晚辈云,他们先祖原是甘肃陇西人,为谋生计,到了我省的新会县瓦岗寨,但此地不属富裕山村。闻说香山县(今中山市)属较为富庶之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为了博职功名,又到了香山,入族于南陈里李石轩祖祠。以李云如定居石岐为始祖,御定功名此时实已六世祖。大屋有13条定,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大厅面积近200平方米。横梁上挂有“父子登科”、“七叶衍祥”、“重游泮水”、“重燕鹿鸣”等七块御赐牌匾,两旁立有“五代同堂”(五代人公婆齐全)、“亲见七代”的高脚牌,直到“文革”时期才被毁,后改为居民住宅点。   伟记茶室开设于大中堂大厅里,是由李家玄孙媳妇刘伟英(三少奶)于1942年仲夏创办的。以她名字中的“伟”字立招牌。起初制作粉果,主要作为家庭上自用逢年过节则礼送亲戚好友。由于间伟英手艺精益求精,人们对她的粉果制作,甚为称赞。后来委托火水婆(因每于黄昏时分挑担上街卖火水而得此花名)用托盆送往左邻右舍试销,再后还扩展送至富家大屋、商号、字胆馆和麻将局等地方出售。日子一长,消息传开后,获得了“三少奶粉果靓,三少奶粉果好吃”的赞誉。当时,有人鼓励她开茶室。大秭金山婆(外号)对她说:“二妹,大胆去办吧,我打本给你去做。”并且很快将自己珍藏的首饰变卖了,将钱给她,茶室顺利开业,因当时是没有女人当司理的,她就推其丈夫李友严出面任司理,而具体经营工作则由她张罗主理,把自有的酸枝台凳、云石圆凳、太师椅等都陈设出来,不足部分才向名租赁。她亲自主厨,每天工作达10多小时。在鼎盛时期,因顾客盈门,隧请来斋姑、自梳女做粉果兼做春它厨工,后来还增加了刘乌、周平、温溢东等几名青年男工。吃饭人数达两围台之多。在点心制作上,三少奶与斋姑、六姑等亲自主理,从不苟且,出售品种有金吒、角仔、红枣糕、叶仔、煎堆、红枣饼、蒸饼、糕品等。后来增加鱼皮,第碗10只,以生菜垫底。还有凤凰球(有鲮鱼肉做皮,包有蛋丝、肉丝、珍肝丝等料)和各式包点如椰丝、莲蓉、豆沙、叉烧饱等。伟英对金吒制作特别讲究,粉皮用上等靓米,云净米皮,留米骨舂粉而成,使其既有米的清香味,又皮薄爽脆,可口吵粘牙。馅料选用头夹肉,生切生卤肉粒,用上海天香南乳炒香后以慢火熬3小时,放上一个晚上,便肉粒吸饱南乳的五香料味,才包成金吒。现在帮的粉皮,均改用澄面,有股洋气味,制作时,以手工把米粉打成生熟砣,然后搓成两头尖,中间鼓起成椭圆形,馅料用熟料粒,用硬实的南乳炒,主张即做即包,其风味就截然不同了。当时的金吒吃后确能令人齿峡留香,余味无穷,成为中山粉果中著名的风味点心。而煎堆用靓糯米粉制作,讲究技术,做好的煎堆过晚不变形,皮色金黄,起沙梨纹,通透明亮;现在多采用混全粉做,吃起来口感和味道就在不一肃。过去讲究正宗传统,现在讲传统但不正宗,还讲演变,讲新潮,讲新技术,讲新原料,以快打慢为主。   由于刘伟英(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她的名字被误写为刘仲英)开设的茶室制作讲究,经营有方,因而生意兴旺,车水马龙,赚上些钱,便引起大中堂内部各亲房人等以及外面人们的注意,他们也纷纷效法在大中堂内开办茶室。叔公李子韶开设茶室,十叔太公李汉儒开设花园茶室,跟着还有人开办淇园、月园茶座等、并设有音乐、粤曲表演,大家都起来竞争抢生意招徕顾客,悦来路口的琼芳茶楼(址在今红光饮食店侧)甚至重金礼聘广州名令唱大戏,演奏广东音乐,热闹非凡。大中堂各间茶室,坐上客达二三百人之众,因而为饮食界人士所注目。   1947年春,出现“雷打惊蛰前,七七四十九日不开天”的情形,连月霪雨连绵,粉果茶点,少人问津。当时又没雪柜保鲜,许多肉类、粉皮变馊,象金吒、叶仔、角仔等粉果,拆卸肉类,粉皮炒给伙记吃,肉馅翻煮后,留作早晨再用。这肃反复多次,不能再上市奉客,亏蚀日增,伟记被迫停业。“一鸡死,一鸡鸣。”时隔不久,有肖姓几兄弟借伟记这块响当当的招牌,在凤鸣路开设伟记楼(现今石油公司原址),但由于经营不善,不到一年则停业矣大中堂各茶室,直到1948年也先后结业。   刘伟英离开大中堂后,搬到位手三地宙街口的住宅(现今孙西居委会址),又办起了“佛记”粉果店,请梁伦师傅帮手。附近居民早就啖其粉果,因而经常惠顾,庶几能维持生计。刘伟英还曾利用现今茗园洒家对面的楼房,楼上住家,楼下又竖起粉果招牌经营粉果摊一段时间。80年代末,已届耄耄之年的刘伟英获准赴美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