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前言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原香山县属地,为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占据了400多年的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了。这是我国继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又一件盛事。早在1988年1月15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批准书,澳门进入过渡期后,我委即在《中山文史》第14、15辑连载南京大学历史系黄鸿钊同志于1986年撰写的《澳门历史问题述略》一文。其后又于第36辑刊登了与澳门有关的史料《一位顽强拼搏的成功企业家——记中山市荣誉市民、澳门知名人士谢硕文博士》(钟文殊撰)、《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郑观应》(郑蓓强、黄中强、高寿南、高兆辉合撰)两文,第43辑刊登了与澳门有关的史料《从两本族谱看中山与澳门的关系》(厦门杨仁飞撰),转载了《郑观应·<盛世危言>·郑家大屋》(澳门刘羡冰撰)。实际上,我委从1987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山文史》第13辑开始已刊登澳门史料《澳门失地史略》(何大章整理)。至今,我刊已刊出澳门史料6篇共4.76万字,让人们对澳门的今昔有个概括的了解,这对配合做好澳门的平衡过渡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依照今年4月省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关于在今后三年内做好清理库存文史资料工作的要求,最近,《中山文史》编辑部清理出多篇有关澳门的库存史料:《中葡澳门划界交涉史料选编》、《澳门界务交涉始末》、《澳门的“猪仔”贸易史略》(均黄鸿钊编、撰)、《从日本驻澳门领事馆档案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在澳门的活动》(房建昌撰)等,共8.87万字。从今年7月起,又陆续收到黄鸿钊教授的新作《澳门与香山的历史文化渊源》、《鸦片战争前中国政府对澳门的管理》、《澳门回归前夕的“三化”问题》、《澳门当前社会面面观》和《西方列强与澳门的关系》共5篇,以及南京大学历史系芮立平同志的《民国时期澳门的社会经济》一文,共计字数达4.85万字。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委决定出版一本澳门史料专辑,并接受黄鸿钊教授的建议将该辑定名为《镜海涛声》,全书15.95万字,图片8张,让人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澳门的历史,深刻理解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大意义。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文史工作者为澳门回归献上的一份薄礼。   最后,谨向长期为我们提供大量澳门历史资料的黄鸿钊教授等作者,向为本辑题写书名的中山市政协主席苏松勤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                          中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