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母亲张开双臂迎接你归来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99年12月20日,全球的聚焦点都集中到澳门。澳门,这位与祖国分离了400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这场世纪大团聚,成为了世纪末最盛大的庆典。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藉口,贿赂明朝官员,得以登岸搭棚盖房,鸦片战争爆发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趁火打劫,强占了中国领土澳门。但自从澳葡当局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的1845年11月20日起,澳门的中国居民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的斗争就从没有一天停息过。
1925年,诗人闻一多曾如杜鹃啼血般在他的组诗《七子之歌》中咏叹: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内心的灵魂。/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的诗,表达了一个民族对团圆的的期盼,而风驰电掣、不可阻挡的历史世轮,终于也辗碎了一小撮殖民主义者妄图永久强占和吞噬中国领土澳门的美梦!
这一历史进程虽然来得太迟,但毕竟已从1979年尝试迈出第一步。当年2月8日,中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原则谅解,肯定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适当时候通过两国友好协商解决。
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在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指出:“澳门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一国两制。”
1987年4月13日,经过9个月共四轮的谈判,中葡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诊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领土主权,同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澳门回归祖国的日程表,是从这一天正式开始的。
原则已定,大势所趋,以后的进程就如高屋建瓴,一步步进行得十分顺畅:
1988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澳门基本法起章委员会成立;
1993年3月31日,澳门基本法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1998年5月5日,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巨型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也从这一天正式启用;
1998年9月18日,澳门特区筹委会主任委员钱其琛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央人世政府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决定特区成立时在澳门派驻适量、精干的军队;
1998年11月6日,特区筹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珠海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具体产生办法》;
1999年1月16日,特区筹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办法》;
1999年4月10日,特区筹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选出了200人的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负责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和第一届立法会的组建;
1999年4月23日,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出何厚铧、区宗杰为第一任行政长官候选人;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筹委会副主委、澳门大丰很行常务董事长总经理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1999年7月28日,特区行政长官委任岑浩辉等7人为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
1999年8月12日,经何厚铧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了未来特区政府的7名主要官员和特区检察长,特区领导班子产生;
1999年8月28日,特区筹分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筹委会主委钱其琛宣布:全国人大交给筹委会的5项任务基本完成;
1999年9月24日,何厚铧委任了7名委任议员,特区立法会由23名议员正式组成(其余16名由选举产生);9月25日,委任行政会10名成员;10月7日,任命特区初级、中级、终审院的法官,以及三院的院长。
至此,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实行“澳人治澳”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澳门是中国公款最早被外国人入侵和强占的地方,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按照“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原则,回归以后,澳门舞照跳、股照炒、狗马照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而澳门与祖国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将比以前更为紧密和牢固。澳门同胞的智慧与财富将有力地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据1998年10月的统计数字,澳门在内地的投资项目累计达6366个,资金逾100多亿美元);有了强大的祖国作后盾,有了祖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勃发的盎然生机与经济的腾飞,必将进一步带动澳门持续全面地发展。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的成功范例,对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将着具有高度说服力的示范作用和有力的推动作用。
闻一多70多年前在《七子之歌》所表述的强烈期望终于变成了现实。祖国母亲敞开胸怀、张开双臂,挚情地呼唤着一个久别的爱子的乳名——我在向你走过来了,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