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香山与澳门的深厚渊源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即在北纬22度06分至22度13分和东经113度34分的范围内,面向浩渺辽阔的南海,北靠珠江三角洲和西江中下游宽广无垠的腹地,在远古时代,它原是海中的小岛。珠江带来的冲积,逐渐形成了一条沙堤与大陆连结起来,澳门也就从小岛变为半岛。   考古发掘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先民的生息之地。   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把它划入了南海郡番禺县的隶属范围以内。此后,澳门在晋代属东官县,隋代属南海县,唐代属东莞县,公元1152年香山县立县,从此就开始了香山与澳门的血肉相依、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   葡萄牙是南欧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公元十一世纪立国,到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当时拥有较强海上势力的欧洲国家之一,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1497年葡人达伽玛的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洋,侵占印度西海岸不少城市,1514年(明正德七年),葡萄牙船队到达广东珠江口西测的屯门,立碑表示占领。从1512——1522年,古老的明王朝与新兴的葡萄牙殖民军队之间爆发了两次战斗,其结果是葡人被逐出广东沿海。   处处碰壁的葡萄牙政府开始改变策略,一方面命令海上的葡人不许在中国登陆,不要与中国军队对抗,转而主动与中国官员修好。1553年,藉口暂借地晾晒被风流打湿的货物,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得以上岸在澳门居留,搭起了一些草棚木屋,然而,仅仅过了4年,大批永久性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已经建成,自此,广东地方官员每年受葡人之贿500两白银成为定数。   自明隆庆六年(1572年)起,广东地方官把这500两作为“地租银”,外加“火耗银”15两上缴国库,指定由香山县代征,此后一直到清道光二十九年(1894年),澳门成了葡萄牙人的租居地。万历二年(1574年),明政府在莲花茎的中间设置关闸,1584年,任命葡人首领为“番长”,还在澳门设立议事亭(即现今的市政厅原址),作为中国官员向夷目宣读明政府命令以及会商政务的场所。雍正八年(1730年),清政府添设专管澳门事务的香山县丞,先驻前山寨,后移望厦村。至乾隆九年(1744年),再设海防同知(相当于副县级),驻扎前山寨,专理澳夷事务。在此期间,在澳葡人曾屡生事端,例如将澳门视为葡国海外领地,擅建围墙、炮台等,均被清兵拆毁。这一时期,大体上葡人还是“奉法唯谨”的,于是,澳门逐渐成为远东繁华的国际商港、最早的天主教东亚传教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于是澳葡当局一反“恭顺”之态,开始了恃强侵占的阶段。清道光二十王年(1845年)葡萄牙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第79任澳督亚马留拒缴澳门地租银,并向澳门华民强征地税、人头税、不动产税,强令在澳中国船只向澳葡船政厅登记纳税,以修公路、编门牌为名,越过原有界墙,1849年更公然驱逐中国官员、捣毁市政枯入口处的《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碑,摧毁香山县丞衙署。咸丰元年(1851年),强占?仔岛;同治二年(1863年),侵占界墙外的塔石等村庄,翌年再侵占路环岛,1874年闯入香山县境,拆毁关闸汛墙,另筑新关闸(即今关闸),强上龙田、望厦,并在湾仔港设立浮桩为界,占据海域。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迫使清政府与其签署《中葡草约》4款,从而获得对澳门的“永居管理”权。   消息传来,中国朝野哗然,在两广总督张之洞等人的坚持与抗争后,才将条款修改为1888年的《中葡友好通商条款》(中方由北洋大臣李鸿章签署)。撤销了“澳门附属地”条款。规定“若未经中国首肯,则葡国永不得将澳地让与他国。”亦即承认澳门仍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领土。从葡萄牙强占澳门的历程可知,直至1849年以前,澳门一直是在香山县政府的有效辖治之下。对澳葡当局的强盗行径,香山县政府与香山县人民一直是坚决与抗争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1849年农历八月二十日的望厦村沈亚米等7人的刺杀澳督亚马留的壮举。   从南宋香山县立县时算起,悠悠近750过去了,其中,澳门直接由香山县辖治近500年。至今,当我们在莲峰古庙大院内看到香山县丞捐建的旗杆石,在妈阁庙的摩崖碑刻中看到香山诗人、书法家留下的石刻,都不能不激起一份亲切的感觉。多少香山籍政治家、学术家,如郑观应、孙中山、容闳……,在澳门完成他们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澳门又成了中山艺术家方人定、郑淡然、黄霞川……以及更多的中山籍百姓的流寓之所与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坚强后盾。现今的40多万澳门居民中有三分之一原籍香山(中山),第逢假节日,回乡探亲、购物的澳门人数以万计。   自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香山县改名中山县,建国以后,在60年代,广东省对行政区域作了调整,原来的中山县划分为中山、珠海、斗门等县,但无论家乡称作什么,原香山籍的澳门人总爱自称为中山人或香山人。犹记1949年解放大军南下广东解放广州、中山前夕,中山的中山纪念中学和澳门的濠江中学,几乎是同时地升起了师生们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而在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的系列活动,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等6个同乡会又联名盛情邀请中山市有关领导和艺术团体前往一起举行庆祝活动。在祖国大家庭里,中山与澳门的血缘之亲,将随着澳门的回归祖国而揭开新的一页,此后的美丽篇章,就由峡谷地共同谱写了。毕竟是从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的交往和亲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