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妈阁紫烟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妈阁紫烟》,是“澳门八景”之一。   妈阁庙是澳门三大禅院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至今已逾500年。它又名正觉禅林、海觉寺,俗称天后庙。   古庙在澳门的西南端,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组成。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婆娑,风景幽雅。   相传宋代著名的堪舆家(俗称风水先生)赖布衣为追寻龙脉,曾经到过澳门,发现澳门是莲花地,于是写了如下的一首诗:“古木涵江影,峰奇?石亭。鱼龙沾佛法,鸟雀带仙灵。水镜云磨碧,山屏雨洗青。莲花开世界,烟霭遍南冥。”这首赞美诗后来被刻成了摩崖石刻,现在我们登临妈阁庙的后山时就可以读到。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以晾衣物为藉口,首次登陆澳门时,登陆的地点就在妈阁祖附近(按:即今海事博物馆一带),从而也给澳门留下了“Macau”(马交)的名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天后妈祖是海上的守护神,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是澳门民间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善男信女纷纷在天亮以前就前往拜祀,争烧“头柱香”,还在庙前临时搭起戏棚演“神功戏”。这时候,庙内烟雾弥漫,仿如蒸腾着祥和氤氲之气,《妈阁紫烟》的得名就是由此而起。笔者曾以《妈阁紫烟》为题,赋诗如下——   “古老的风帆/仍镂刻于石壁/当年泊岸生火处/镇日紫烟氤氲”   “怀着虔诚的执着/深信她没有离去/依然辛劳如昨/为善信事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