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曾到过澳门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最早到过澳门的中国文学家当属明代的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大约在澳门开埠(1553年)的30多年后便因偶然的机缘来到澳门。
那是1591年发生的事,汤显祖因越职批评朝政,言语激烈,激怒了当权者,把它贩职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他离开南京后,先到广州,再经香山县前往徐闻。在香山县逗留期间,他趁便游览了澳门,写下了几首描绘澳门风物的读者诗。
《香澳逢贾胡》:“不住田院不树桑,?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写的是外国商人(贾胡)身穿异装前来澳门做生意的情景。
《听香山译者》二首:“占城(按:指古代的占城国,故址在今越南)十日过交栏,十二帆飞看溜还。据粟定留三佛国,采香长傍九州山。”“花面蛮妓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尽头西海新生月,日出东林倒挂香。”——这第一首写的是外国的商人,第二首写的是外籍的雏妓。
《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不绝如丝戏海龙,大鱼春涨吐芙蓉。千金一片浑闲事,愿得为云护九重。”——写的是人们吸食鸦片的情景,芙蓉,即阿芙蓉,是中国古代对鸦片的称号,“千金一片浑头事”,可见鸦片的为患,从明代已经开始,至鸦片战争前夕,为害更烈。对此,首先进入澳门的葡人难辞其咎。
也许由于充满异国情调的澳门给汤显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到他写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戏曲剧之一的《牡丹亭》时,竟也提到了澳门。在《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谒遇》中,老和尚戏文中就有“一领破袈裟,香山澳里巴。……小僧广州府香山澳多宝寺一个主持。这寺原是番鬼们建造”等语。这里所说的“澳里巴”就是现今仅存“大三巴”一面前壁的圣保禄教堂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