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庵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白衣庵位于北区庵前正街,其保护范围为从建筑物外缘起向外延伸10米,由中山市佛教协会负责保护。
按一般的理解,庵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辞海》的解释也是如此。然而,中山的这座白衣庵却一直是和尚居住的地方。查阅县志可知,白衣庵又名白衣古寺、紫竹禅林,可见它确实是和尚寺而非尼庵,然则又为什么在后来要改称白衣庵呢?这可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白衣庵也曾叫过观音庙,它座落之处,原是一座名叫插笏山的小山。据县志记载,白衣庵始建于明代的崇祯十三年(1640年),经清代嘉庆、宣统年间两次扩建和重修。1958年后逐渐被拆,现仅保存了白衣庵正殿。其建筑为硬山式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木结构,二进三间布局,并设偏殿,面积383平方米,该庵灰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白衣庵是中山市具有确凿的建筑年代的古寺庙之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但由于自“大跃进”年代开始便成为工厂厂房,受到受到损坏,至今未能顺利迁出。据悉,中山市佛教协会有意收回重修,但因种种原因,议而未果。希望有关各部门通过协商,使问题得以早日解决,让中山的这一明代古寺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