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氏宗祠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古氏宗祠位于五桂山镇槟榔村,其保护范围为从祠墙外缘起向外延伸10米,委托五桂山镇人民政府、镇文化站负责保护。   五桂山古称香山,自古被誉为盛产奇花异卉的神仙居所,中山市的旧称香山即源出于此。到了本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五桂山区又成为著名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的驻地就设在古氏宗祠。中山人民热爱五桂山的秀丽山色,更景仰五桂山所象征的革命传统,因此,在1985年和1988年的两次“中山十景”评选活动,以古氏宗祠为代表的五桂山先后被命名为“五桂飘香”和“五桂雄峰”。   古氏宗祠是一座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祠堂,座北朝南,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槟榔山村乡绅古腾芳兄弟捐资兴修。   抗日战争期间,中山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在五桂山区创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古氏宗祠更于1943年和1945年先后成为珠江地区游击指挥部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的驻地,领导抗日军民多次粉碎了日伪的围攻。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古氏宗祠仍为五桂山区革命人民开展对敌斗争的指挥部,最后于1949年10月30日挺进石岐,与解放军的南下部队胜利会师,解放了全中山。   中山人民十分重视古氏宗祠这一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80年,中山县政府拨专款对古氏宗祠作了修缮,筑围墙、建牌坊,并在祠堂外壁镶嵌了“中山市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大理石匾,把古氏宗祠辟为革命历史文物的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