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大宗祠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黄氏大宗祠位于西区长洲管理区,其保护范围为从祠堂墙外缘起向外延伸11米。委托西区文化站、西区长洲管理区负责保护。
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是,经清代及民国十九年(1930年)两次重修。其建筑为硬山式顶,柱梁式木架构,三进三间布局,面积为1600平方米。前檐置圆盘形坐斗和如意斗拱,雕龙托脚,用蚝壳作外墙。其中的龙船脊灰雕、梁架的木雕和墙上的砖雕,有一定的艺术价值。1939年,中共一区区委曾在此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所以也具革命历史文物的纪念价值。
黄氏大宗祠所祀的中山黄氏始祖国统一黄敬斋是一位在中山华侨历史开篇中的重要人物。他原籍福建省福州,是南宋宝祐年间的进士,被授予一品官衔前往安南(今越南)册封安南王,在航行时因遇台风,飘流海外,不久便是蒙古兵大举进攻南方蹂躏中原之时,有家不得。只好在海外投靠一家香山县平岚姓林的人,他也是因避战乱而到海外谋生的。黄黄敬斋在作了林家的女婿后,生一子名“祐”。其后听说宋帝昺在新会崖门即位,立刻乘船前往投奔,不料此时南宋已亡,无奈,便在香山县长洲安家,由此可见,他不但是中山最早的华侨之一,而且还是一位外交家与爱国者。
黄氏大宗祠虽曾有过显赫的历史,但因年久失修,特别是一度被一家手套厂占用,其原貌受到很大的破坏,手套厂迁出弃置后,祠内杂草丛生,第二进已坍塌,亟需迅速抢救。1997年,长洲村成立修复工作领导小组,集资380万元,于1999年2月重修竣工,9月21日举行落成庆典,重修后的宗祠内设介绍长洲、后山西村的老一辈先进人物和革命烈士事迹的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