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章阁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天章阁位于三乡镇圩仔文阁后街,其保护范围为从塔基边缘起向外延伸10米,委托三乡镇文化站及圩仔居委会负责保护。   三乡古称良都,自古有尚文之风。乡民集资历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兴建天章阁(原名奎星阁、魁星阁),为的就是祈求文星高照,令三乡读书人鸿运当头。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尊崇两位神灵,其一是魁星,又名奎星。奎星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在天上职司文运,但民间更喜欢称之为魁星,魁星的造型是从草收的“鬼”字变化而成,虽形如鬼魅,却左手执斗,以权衡人间文才的多少;右手执朱笔,谁经他的朱笔点额,定当考得功名,所以考中状元就叫做“大魁天下”。另一位为读书人所尊崇的神是文昌星君,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五日的“文昌诞”,读书人是例必前往拜祭的。   三乡的魁星阁自乾隆年间建成后,经嘉庆、光绪年间两次重修后,改名“天章阁”,取其文才广阔如天,云汉为章之意,内设文昌公神坛,故又称文昌阁,俗称文阁。1984年三乡各界人士、旅外华侨、港澳同胞再次捐资修缮。现连围墙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46平方米,六角石阶平台,中有高30米的五层六角攒尖顶塔,砖结构。   自天章阁建成后,三乡果然文化名人辈出,如著名的改良主义政论家、《盛世危言》的著者郑观应,以及著名音乐家郑志声、著名摄影家郑景康、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等都是二乡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从小在人文色彩浓厚的家庭和社会氛围所接受的熏陶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