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陈天觉夫妇墓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陈天觉夫妇墓位于东区库充管理区,其保护范围为从墓室外缘起向外延伸10米,委托东区文化站和库充管理区负责保护。   陈天觉夫妇墓是一座座西向东的半月形宋代古墓。墓碑止刻有“宋进士敕授朝政大夫功配乡贤二世祖考陈公、妣罗氏夫人墓”的字样,经清乾隆年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重修,保存较好。   陈天觉是南宋绍兴年间的进士,仁厚乡(今石岐)人,当他就任香山镇寨宫时,香山尚未立县,隶属于东莞县。陈天觉与东莞县令姚贤联名上书,要求在香山产县,在行政上隶属于广州。   新县成立,首先考虑的就是修建县城。候选地共有两处,一为仁厚乡仁厚里,二为丰乐乡,即现今的三乡镇一带。两地的自然条件,不相伯仲,两地乡绅各自据理力争。   陈天觉召集两地乡绅,对他们说:“土重则贵。不如将两地体积相同的泥土各称一遍,哪里的泥土重就在哪里建城。”两地乡绅均表赞成。最后,称土的结果,是仁厚乡的土重,于是县城就建在仁厚乡,这就是的今天的中山市城区以仁山(今孙中山纪念堂)为中心,大约长阔500米见广播一片土地。   据说,仁厚乡的泥土之所以比较重,是因为陈天觉暗地里使人把铁砂掺进泥土中的缘故,但也有人说,是因为这一带的红壤铁质较多,因而较重。无论哪一说法列接近真实,都与泥土中的含铁量有关,所以在古代,香山县县城的雅称就叫做“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