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岁月留痕
孙中山故居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翠亨村座落于珠江口西岸,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
孙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文建筑特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从檀香山汇钱回村,由孙中山主持修建的。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经常在此居住。1912年,孙中山辞去南京临时大总统回乡,在此小住三天,现今室内依然保持着孙中山在此居住时的情景。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由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内增建的纪念设施有孙中山先生演讲厅、少年孙中山听故事雕塑、孙中山先生遗嘱亭,再现孙中山成长初期翠亨村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的“翠亨民居”,以及近日开发的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耕种过的“龙田”和新建的农具展览馆等。原建于1966年的孙中山生平陈列馆经由中山市政府批准立项拨款,于1999年拆建成孙中山纪念馆。
纪念馆侧,有孙中山试验炸药遗址“瑞接长庚”门匾,馆前有孙中山小时打柴、割草的金槟榔山和游泳、捉鱼的兰溪。村里有孙中山接受启蒙教育的村塾“冯氏宗祠”和孙中山少年时代反对封建迷信、捣毁神像的北极殿遗址。
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府【85】2号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十二条规定“要保持其原状和周围环境风貌,不得遭受破坏”的精神,制度了孙中山故居的绝对保护范围,并规定从上述范围四周,向外伸延60公尺,及由故居门票室停车场起横量110公尺,又向外伸展200公尺(即到槟榔山一带)均为建设控制范围。
省政协委员于1996年2月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保护好翠亨文物环境风貌的意见》的提案,受到中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好“本世纪三位伟人“之一的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及其家乡翠亨村的自然景观,已成为中山市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