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向天翘首,一片青冥

——歌词大师韦瀚章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一人歌词大师韦瀚章先生于1993年2月27日在香港铜锣湾圣保禄医院病逝,享年88岁。   1905年1月17日,韦瀚章出生于香山县翠薇(今属珠海市),1929年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国立音专的注册主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沪江大学秘书、教授。1950年至1970年定居香港后,担任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编辑、香港音专监督兼教授,荣获香港民族音乐学会颁授的荣誉会士街。1959年至1970年,曾应聘赴马来西亚出任婆罗洲文化代理局长、华文编辑主任暨出版主任。   韦瀚章是我国的第一代现代歌曲创作的歌词大师。自从1932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写成他的处女作《思乡》(黄自谱曲)以来,一生共创作了500多首歌词,由作曲家谱成歌曲的就有200多首,其中包括了抗日歌曲《旗正飘飘》、《白云故乡》、艺术歌曲《采莲摇》、《五月啬薇处处开》、清唱剧《长恨歌》(由十首分曲组成,其中七首由黄自谱曲,其后黄自谱逝世来不谱完,余下三首由林声翕补谱)等。   在理论方面,他于30年代已提出“歌与乐”的再结合,“歌词”这一专用术语就是他首先提出的,以别于传统诗词和自由体新诗。他还总结了歌词创作的三项原则:   声调和谐悦耳(以加强音乐效果);   句度长短相间〈以避去呆滞诗句〉;   押韵恰称词情(使词与乐配合得更完美)。   试读他的抗战名曲《白云故乡》——“群山环抱海岸,白云弥漫山旁,在这山后面,便是我故乡。海水茫茫,山色苍芬,白云弥漫在群山的怀抱,我却望不见故乡。血沸胸膛,仇恨难忘,愿祖国的同胞团结一致,决不让敌人扰我乡邦!”   这首歌词形象鲜明,音韵铿锵,青山、白云、碧海浑然一体,反复咏叹,弥漫着一片浓郁的爱国爱乡之情,从百阐明了“团结一致,抗击敌人”是中国人民唯一选择的主题。   曾与他长期合作的香港作曲家黄友棣教授指出:“他的诗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境界,遂使音韵更加悠扬,恰似山中藏玉,草大色泽就倍见光润了。”   即使到了今天,他的歌词创作理论对于歌曲创作,对于新诗的民族化和传统诗词的现代化,都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韦瀚章在七十华寿时曾写了一首自述体的《金缕曲》:   “七十童龄耳!到今朝,三年才满,;四年开始。世路遥遥行未倦,漫步于今至此。且莫问:前程能几?半世周旋贫病债,近年更嚼孤零味。吾命运,竟如是!平生酷爱雕虫技,苦沉吟,寻诗觅句,把闲情记。往事那堪回首看,由他消沉自萎。但乐得,人随心意。愿把斯文传后学,便余生,万样皆闲事。名与利,早休矣!”   这位一生刚介、桃李满门的长者,晚年贫病交迫,住进了安老院,靠亲友和学生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在此恶劣的环境中,他的最大心愿依然是“愿把斯文传后学”,令人感慨之余,景仰之情沛然而有生。   据报道,当韦瀚章先生在圣保禄医院默默辞世之时,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合唱团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正是他的名作《长恨歌》,令人震撼于他艺术生命的回响,不期然地想起他的另一部作品《天何言哉》—— “向天翘首,一片青冥。细看无形,细听无声,无形则显示大道,无声则孕育至精。……天心原爱物,天德本好生,绝无偏私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