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冲天的中山儿女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中山先生是“航空救国”的介导者,可以说,中国的航空史和空军史,是由孙中山先生亲笔写下开篇的。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先是袁世凯窃国称帝,继而北方军阀割据,为了继续革命,挽救中国,孙中山不得不号召革命势力南下,重建革命武装,北伐统一中国。于是,创建一支隶属于广东政府的空军,就成为孙中山的重要的一着。
在孙中山先行的号召下,先后共有近百名香山籍的有志青年投身航空事业,为我国航空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其中有被誉为“航空之父”的杨仙逸将军。他从美国接受航空训练后返国,于1923年7月主持设计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孙中山即度为他题写“志在冲天”的题词。他是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的第一任航空局长,最后不幸在平定军阀之役期间于1923年9月殉职。中山籍的我国早期航空界先辈,著名的还有1918年曾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后任西南空军总司令的张惠长,航空局长朱卓文、副处长陈庆云,以及在抗日战争时期屡立奇功,英勇捐躯的众多烈士。
香山妇女不让须眉。由于地处侨乡,得风气之先,也最早挣脱封建观念的枷锁,最早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投身到中国的航空事业中。朱卓文的女儿朱慕菲,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女飞行人员。
朱慕菲(1891-1932年),在香山县西桠乡祖居出生,小时在家乡读书。1912年朱卓文回国后送好到上海崇德女子学校读书。朱卓文在广州大元帅府工作时,她也返回广州,在大元帅府出入,与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关系十分密切。朱卓文1920年底任航空局长后,朱慕菲随表亲张惠长学习班飞行技术,还学会了修理飞机,被编入航空局,成为国内的第一个女飞行员。附图为朱慕菲与她的父亲朱卓文(右)及男朋友林炳光(左,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兵工厂工程师)的合照。著名的香山籍女飞行员还有:
欧阳英(1895-1920年),香山县四区大岭村人。20岁那年受丈夫的鼓励,在美国列活埠学习飞行,成为美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她热爱祖国,追随孙中山革命,曾捐款支持孙中山的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二次革命,参加慰劳赴欧参战的旅美华工家属的公益活动。最后于1920年因飞机发生故障而机毁人亡。
欧阳瑛(1896-1932年),祖籍香山县大岭村,是旅美华侨欧阳克航的女儿。她的两个兄长都学习飞行,志在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不幸在1906年的加州大地震中和父亲一起遇难,欧阳瑛从此成了孤儿,入住由华侨开办的孤儿院。到16岁那年,同乡欧阳庚将父兄的遗志告诉她,于是她决心考上航空学校,并于1924年学会飞行。她曾驾驶飞机作长途飞行。从美国洛杉矶安全飞抵智利圣地亚哥,名震欧美,受到美中总统亚力山大的接见。最后不幸在1932年的一次空难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