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商马应彪和保险业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时下,随着机构改革、国企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保险、物业保险、人寿保险等渐成热门话题。然而,人们未必知道,早在二十世纪初,中山已有类似的保险机构,这就是中山籍侨商马应彪开创的先施公司,这在全国也算得上是先行了一步。
手头有一本由友人赠送的《中国始创最大连环百货商店——先施公司澳门支行开幕纪念特刊》的影印,里面就刊载了不少这方面的原始资料。
附图为先施公司保险置业、人寿保险、银行信托石岐分局的正面图,该公司的原址在目前的石岐孙文西文化旅游步行街。该公司集三种功能于一体,业务的范围非常广泛。先施保险置业有限公司开办于1914年(指香港总行,下同),资本120万元;先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创办于同年,资本200万元;先施银业信托公司创办于1933年,资本500万元。以上三公司均主要由先施股份限公司注资。
先施保险置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种保险股份、物业按揭等”,石岐分局听正副司理为马乐群、黄卓群。
先施银业信托公司则是“经在香港政府注册,专营银行一切业务,代理侨胞大小信托事宜。”包括定、活期存款,来往透支,抵押放款,汇况,买卖证券、产业、股份,执行遗嘱,商业、个人、公共信托等,大小细项共20项,是一所华资的民间金融机构,石岐分行的负责人为马维业。
这里再向读者补充一些关于马应彪和他创办的先施公司的一些资料。
马应彪(1860——1944年),中山沙涌人。1881年随乡亲到澳洲谋生,三年后成为富商。1892年回国。1894年在香港开设信庄及永昌金山庄,开办侨汇兼经销进出口生意。1900年集资2。5万元在香港开设先施百货公司,自任司理、监督。先施公司在香港的两大创举一是首倡商品标价(即所谓“不二价”),一改过去商人“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欺骗消费者的恶习;二是在香港(也是全国)首开雇用女售货员的先例。由一经营的巨大成功,旋即改组为先施股份有限公司,并由原有的皇后大道中的老店迁往德辅道的四层六间大型商场。1912年,在广州长堤兴建五层大楼(粤行);1914年在上海南京路兴建五层大楼(沪行)。(按: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家公司均由中山人创办,合称二十纪初上海的四大百货公司)。此外,还在天津、济南、澳门、北京、江门、长沙、南京、石岐、汉口、福州、梧州、新加坡、暹罗(今称泰国)、越南以及英国伦敦等地开设先施分公司或支店,的确是“中国始创最大连环百货商店”。
中山籍香港知名人士黄冷观在纪念特刊中这样描述马应彪的处事作风:“先生之于商,如战士之于疆场,奋往迈进,未尝懈怠也。黎明而起,先诸任事者至;戴星而归,后诸任事者退。凡肆中童仆职役,琐屑操作之事,莫不躬自督促之。三十余年,如一日也。其尤难能者,先生年愈老精力愈强健,而谋划愈勤。不以富示骄,不以齿示尊。”。
马应彪一生。除了在商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这外,还在经商同时,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辛亥革命后,在广州、香港和家乡中山兴办多家医院及多家学校,包括沙涌妇女学校和幼稚园,石岐世光女子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乃至捐巨款资助广州岭南大学,成为该校的第一位华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