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中山与中山装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革命和改革,除了在制度、观念上的变革之外,往往礼议、民俗、服饰等民随之发生变化。仅以服饰而言,清王朝入主中原,就以剃头留辫和改穿带马蹄袖的马褂作为统治汉族人民的重要措施,甚至不惜采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残酷手段。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第一件事就是剪辫易服和废除跪拜礼等旧式礼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先后流行堵塞穿列宁装、军装,乃至近年的穿西服,都无不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主要说“中山装”,说说孙中山先生首倡的中山装,那也正是与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紧密关联的,在国民政府时代中山装曾经被视为中国的礼服   大约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孙中山先生已经注意到服饰问题。一方面,他觉得清代盛行的袍褂、顶戴等是封建王朝等级森严的产物,必须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穿西服就得用外国的衣料,那样就要花我们本国的钱,使我们的黄金白银外流”。   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一次到华侨黄隆生店中购物。黄隆生知道顾客是孙中山后,当即提出要求加入兴中会。以后就是他根据孙中山的设想,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当然,“中山装”最初并无什么命名,是后来人们根据它体现了孙中山的设计思想并且第一个把它穿上身才把它命名为中山装的。   中山装的特点是参照中国原有衣裤的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服的样式,本若“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设计为上装翻领、对襟,坚列5钮扣,前胸上下左右共缀4个方形凸袋,下部两个稍大于下部两个,凸袋上有软盖并有一明钮扣。   由于孙中山的提倡,加上中山装的简便、美观、实用,辛亥革命后随即在全国流行,以后的国民革命军乃至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也大抵是中山装或从中山装变化而来。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就是身穿中山装从轮船登岸接受数万群众夹道欢迎的。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办临时大总统,1月5日主持临时政府内阁会议时,也都穿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