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月红”传奇与文笔的风彩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说起中山沙涌,不能不令人想起那个关于“三月红荔枝”的动人的传说。   相传南荣末年,当宋端宗兄弟俩抵达马南宝家时,正值农历三月。这俩兄弟,一位18岁,一位6岁,从小在战乱中长大,久闻岭南佳果荔枝的大名,却未曾亲口尝过。见马家荔枝园里的荔枝树上挂满青果,不由得随口说道:要是明天能够成熟就好了。皇帝“金口”一开,次日清早,果然满园荔枝都红熟了,只是到底未到成熟的日子,入嘴不免略带酸味,从此世上的荔枝便增添了一个早熟的品种,这就是繁衍至今的“三月红”。   “三月红”的故事毕竟只是个传说,笔者在帝?的蹈海处——亲会崖门,也听到类似的传说,很为遗民们借这个故事,以表达只承认宋室,誓不帝元的民族节气所感动,曾赋诗赞日:“不管崖门或沙涌,行宫一夜荔枝红,于今故老犹传涌,足证人心向背同。”   说起来,沙涌还真是“文星”高照之地。现今墟市内有“文塔”(即镇龙阁),附近的山上还有“文笔”。这杆“文笔”建于清代代嘉庆年间,乡中父老祈望村里多出斯文,乃修此塔,其形下大顶小,状若笔杆,故称文笔,山也因此得名文笔山,山下的几口鱼塘,则是砚池。父老对后人的期望也可谓殷切了。   “文星”引来“福星”,大约由于重视文化之故,沙涌才人与财人辈出,驰名上海、香港、广州等地的先施公司与大新公司,其创始者便是沙涌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