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迎阳石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上年纪的石岐人,没有多少人是不知道“迎阳石”的。 迎阳石位于石岐南下三级石迎阳山,原是一块高约三、四丈,宽约一丈的巨石,其朝东一面如经磨厉,上刻有五六尺见方的双钩楷书”迎阳”两字。   相传在元、明两代,三级石一带还是开阔的海面,名叫狮子洋,是海盗出没之地。明代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授命张通为巡海都督,到此巡视、剿匪,当张通乘船到此时,见有一座小山岗,东西南三面临海,地势险要,便登岸安营。指晓时,他扑克见朝阳照在一块其平如镜的巨石上,精神为之一振,便用手中画戟,奋力在石璧上勾勤了“迎阳”两个大字,后人将字凿深,名之为“迎阳石”,从此成了古代香山县内颇有名气的一景。   1920年,有人以迎阳石为主景,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迎阳公园。资料显示,这是中山市城区内支公众开放和最早的公园(豪宅里的私家园林不算在内),直到建国初期,这里仍是市民的浏览胜地之一。惜于1967年兴修水利需要石块将此石炸毁。   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这块寓意美好的迎阳石。1997年7月,当中山市政府征集城雕设计稿时,就有人以迎阳石为主题设计过一座城雕的小样,赢得不少人的好感,但再三细扑克后总觉得有点不像。后来,园林管理处又四处寻觅迎阳石的旧貌,准备在孙文公园内仿造一块“迎阳石”。现特地把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迎阳石旧照片刊登于此,希望为有心人士提供参考。   旧照片拍摄于40年代,从图中可见,石已倾向左侧,但“迎阳”两字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