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堂落成之前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中山纪念堂自从1983年落成后,一直是四方游览者必到之地。1985年评选“中山十景”时,还赢得了“仁山玉宇”的美誉,然而,它和前身,只是一个简陋的砖砌主席台。
附图就是1950年元旦中山人民在仁山广场的主席台前举办庆祝中山解放大游行时情景。
在50年代,中山的大型群众集会的演出都在仁山广场举行。例如,1956年中国民间歌舞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归来时,就曾在这里进行汇报演出,数以万计的观众席地而坐,观看民间艺术家长达数小时的精湛表演的情形,至今令笔者难以忘怀。
主席台前,有一条250米环形跑道,市内的大型运动会就在这里举行。犹记1956年广东省全省篮球场同时进行循环赛,结果石岐篮球队力压群雄,一举夺得了全省冠军。
在概是由于得了全省冠军的缘故,篮球热潮随即在中山卷起,县体委终于下了决心,在今天的纪念堂公园在右前侧(包括瑞的中区办事处的部分场址)建起了中山有史以来第一个有上盖的灯光篮球场。
自此,中山人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观看篮球、排球比赛,而中山篮球队的战绩确实不俗,以准确的中投为得分手段,屡屡战胜了平均身高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许多省外队。
可惜1946年的一场十二级台风,令这个篮球场毁于一旦,那天我刚巧不在石岐。据说,强风袭击时,毛竹的断折声劈啪不绝,声闻数里外。台风过后,数百米外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毛竹和油毡纸的碎片。
仁山广场的主席台,是直到60年代“文革”期间才拆毁的。那时,人们把照片中可见的主席台的小山丘夷平,再利用破“四旧”得来的石牌坊、石匾、砖等搭成石凳,建成了座机器人地万人的露天剧场,直到80年代,才把露天剧场拆建成了今天的孙中山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