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日寇侵华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这是被八国联军焚毁的北京圆明园遗址?
不是。
是被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毁的中山县立中学的校门。时间:1940年。
中山县立中学(今中山市一中的前身)是中山市最早的学府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丰山高等小学堂改不丰山官立中学堂,这就是香山县的第一所中学。民国元年(1912年),丰山官立中学堂易名为香山县立中学也随之改名为中山县立中学。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中山县立中学(中山市一中)一直是市内、省内的名校。
那么,日本侵略军的炸弹,怎么竟扔到中学生的头上了?
因为,中山人民是不肯向侵略者的铁蹄屈服的英雄的人民。
1939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广州之后,跟着便把矛头指向中山。7月24日,侵华日军为了叩开通往中山的大门,调集海陆空军,企畋在横门口强行登陆。当时的国民党中山县县长张惠长亲率守备队奔赴前线抗战,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也率领中山别动队、青年抗日先锋队前往策应,从7月至9月,军民浴血苦战,取得横门保卫战的两次大捷。
然而,由于周边县市的先后沦陷,日寇最后于1940年迂回从陆路攻入县城石岐。为配合陆军的事行动,日本飞机对县城进行了狂轰滥炸。于是,当时中山的最高学府——县立第一中学就在炸弹的呼啸声中变成了颓垣断瓦。
入城的日军先是冲入侨立医院(今中山市博物馆),一轮乱枪扫射,不管是伤兵抑或平民,无一幸免于难。 从此漫长的黑夜降临中山,到1943年,恰又遇上大旱,最后竟至饿殍启遍地。“千记万记,记住民国三十二,一文(元)钱买米三钱二”的悲惨民谣,于今说起,仍令老一辈的中山人为之心悸。
然而中山人民依然没有屈服,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直至迎来了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与1949年的中山解放。
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感谢那位如今已说不清姓名的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这幅历史照片——这将近60年前的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