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下,中山早期的商业区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浓郁的二十世纪30年代南方小城风情与现代城市的内涵,引起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步行街的装修最终延伸至孙中山纪念堂一带,而且,“大庙下”一带也重新装修一新。溯本追源,“大庙下”一带本就是中山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大庙下”为什么叫做“大庙下”呢?这是因为巷口所对之处(现在的“民俗博物馆”,在建国前后原为“石岐商会”),原来有一间后庙,俗称大庙。
在远古时,岐江水一直漫到烟墩山下,所以,当时的“大庙”正处于“石岐海”的“海”边。正由于这里是古代香山水路交通的枢纽,所以这里最早形成以“庙会”形式出现的集市,进而成为商业贸易中心。
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开辟孙文路后,商业中心才逐渐转移到孙文路段。然而,大庙下除了经营一些规模较小的旅业的饮食店外,还以地摊的形式继续招徕着顾客,其浓郁持方特色与价兼物美依然享誉中外,在中山市民心目中,它就如北京的天桥和上海的城隍庙一样,具有特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