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 铁壁合围陷石岐 张惠长据守五桂山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日军在中山县的作战严重受挫,前后被歼近800人,损失舰艇10艘、飞机1架。 这是日军在华南的作战中一次较大的损失,陆、海、空三军都丢尽面子。为了挽回名誉,重振军威,日军决心追加更大的赌注,对中山本部大陆实际铁壁全围。
1939年10月6日下午,日军以旅团长川田为指挥官,在飞机40多架、炮舰10多艘和汽舰、胶艇400多艘的配合下,出动日军6000多人,伪军500多人,组成东、西两面铁壁,兵分五路全围中山本部大陆。
第一路 从全禄入侵,其任务是横渡石岐西河,取道北台,沿公路直趋石岐。这是从南海九江调来的1000多名日军,属第5师团。
第二路 从叠石入侵,其任务是占领第二区全部,保障狮?口和岐江西河的畅通,让舰艇顺利进入石岐码头,并沿西河两岸攻入石岐。这是从新会江门调来的1500名日军,以及500名伪军,属第104师团。
第三路 由水路经金钟进犯沙田,配合第一路队伍沿岐关西路东侧直趋石岐。这是在三灶岛上经过训练后的800名新兵,属海军陆战队。
第四路 从横门进犯,牵制该地区的中山守军主力,并与原在大王头守而不退的敌海军队伍配合,伺机向纵深进犯。
第五路 从横门水道进犯,以舰艇开路,沿大雁沙南岸溯东濠河(岐江东河)而上,乘虚攻入石岐,并负责进犯横门地区腹地;部分兵力(几艘舰艇)沿鸡鸦水道溯河而上,骚扰白鲤口、罗松一带。
第四、第五两路兵力是从宝安县调来的日军共1500多人,属第18师团。
海、空军参战人数在1000人以上。
[center][B](一)[/B][/center]
日军占领石岐的经过。
1939年10月6日。
上午,横门一线如常,敌我双方始终保持胶着状态。
下午1时50分,第二区叠石海面发现敌舰,并有蠢动模样。
2时30分,敌舰窜至金钟。这是敌军在进行战前侦察,示形佯动,迷惑我军。
傍晚,大王头方面,敌舰倍增,形势突然紧张。
晚7时30分,第一路敌军分两股向全禄、南村一带发炮轰击,我前沿阵地很快为敌军突破,敌我双方从此展开激战。
同时,第二路敌军又在叠石发起进攻。第一游击纵队司令部参谋长肖祖强指挥我方团队在叠石、大岚、安堂一带抵抗。沙溪圩、青岗两地的壮丁则加入了安堂、卓山联合应战。其时,炮火漫天,敌人蜂拥而至,抗日自卫团大队长林勤邦在战斗中阵亡。
接着,敌军又在横栏方面骚扰,配合叠石正面之敌向我第二区西北部发动进攻。肖祖强参谋长则在横栏一线组织防御。叠石正面之敌则由守备队及抗日自卫团第二大队长高胜瑚部拼力抵抗。敌军又猝然分兵向起凤环入侵,别动队司令袁带所部、集结部队副总队长张翮鹏、大队长朱昆率两个集结中队在此一线进行阻击,双方激战猛烈。
在全禄方面,敌众我寡,第二线阵地又被敌军突破。敌之快速部队立即破坏第二区的电话通讯网络,连续攻占南村、安堂、南文、大涌等乡村。我团队乃乘间冲出。当退至南文车站时,第38大队长和袁中队长率部赶至,又与我敌军交战,未几,遭到敌军四面包围,机枪密集扫射。我团队乃转移至蟛蟹地布防。叶大队长、周大队长又先后率部赶来助战,不久,又被敌军包围袭击。我团队被迫退至沙面围馆,伺机反击。此乃当时第二区团队抵抗敌军的情况。其间,第二区区长李烈驻守青岗指挥作战,周守愚先生则策动民众维持第二区治安。
日军占领大涌乡后,派出一支队伍进攻水塘头,以其主力横渡大河,强占第一区的金角环,继续前进,到达福涌、渡头之间,又把兵力分为三股。两股兵力向北,渡河过西岸:一股向西北推进,配合叠石、起凤环之敌,夹攻沙溪圩,得手手,强占奚角,进犯石岐;另一股则占领濠涌、下坊、石门,向石岐西门对岸迫近。至此,第二区的主要乡村,尤其是沿河岸地方,均为日军占领和控制。第三股兵力则沿沙涌、竹秀园方向直趋石岐,于7日上午10时许迫近石岐近郊之槎洛和沙岗,遭到南门迎阳山、沙岗、库充一带我团队的奋勇抵抗,战斗至为激烈,我团队阵亡数十人。敌我相持。敌军所到之年,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妇女自13岁至78岁之间者,难以幸免,被害之民众数达1655人,大涌全圩遭到焚毁。各乡壮丁之不及逃脱者,或被征服苦役,或被惨杀。民众为避敌人之凶残,越过山区向第五区逃难者不下10万人。从石岐逃难的同胞大都邓道库充、长岗一带,沿途又遭遇敌机轰炸或扫射,其惨状自是苦不堪言。
从横门进犯之敌军,自10月6日晚至次日凌晨,军舰突然增加9艘,兵力增至1500人。这是从宝乐调派过来的。从横门登陆的敌军计有两股,从小隐河口登陆的一股乘着下弦月的微亮月色和夜雾,衔枚疾走,凌晨4时许,未放一枪一弹,竟然绕过了小隐村我军防线,静悄悄地窜到大环村外的大常山下,占领了牛头壳、流水坑等处高地,架设起机关枪,在此开阔的射界范围下,控制了大环、东桠、神涌、西桠和江尾等村,紧紧地封锁了整段公路。
天刚亮,大环村民扶老携幼,从村南闸口鱼贯而出,经神涌进入山区避难,日军见状,当即用机枪向人群扫射。多人受伤,一老人中弹身亡,躺在河堤上。李咏谷、李伯新一老一幼父子俩就是弹雨下的幸存者。
当枪声大作之时,以乡警队名义驻守在南闸口旁茅屋的原抗先队员黄隶彩等人立即赶到南闸口。黄先指挥黎源仔、黎少华持枪把守村口,掩护群众撤离;再与蔡庆祥引导群众借河堤隐蔽,葡匐前进,避过日军的火力。
驻守在大环宋朝后山华佗庙的一个政警中队听到敌人的机枪声后,急忙下山撤退,甚是狼狈,经大环渡口朝张家边方向走去。日军进入大环后,发现两处路口有刚丢下来的军需用品,知是我方官兵遗下之物,又疯狂起来,把附近的教会小学和华侨张镜波的房屋烧掉。村民李凤林走避不及,被日军捅了几刺刀,负重伤而死。
日军经大环村进入江尾头村、西桠村后,在大岭、宫花一线与我团队相持。
从大王头进犯张家边的第四路日军在三仙娘山一带遭我团队奋勇还击,相持至7日中午,我团队则转移至白石仑山到陵岗一线设防,掩护古岐的党政军机关和沿途群众向长岗五堡转移。待横门我团队撤入山区后,至下午4时,继后的团队才全部进入山区。
第五路敌军停泊在横门水道的舰艇于7日上午出发,沿东濠河溯河而上,直趋石岐。
入侵至金钟的第三路敌军亦于7日上午从水路到达沙田,与全禄之敌军会合后,进入岐关西路,直趋石岐。当其先头部队准备通过曹边乡时,为该乡民众集合抵抗。民众关闭村口闸门,同敌人相持约一小时。敌人被迫绕疲乏从该村后山走向北台,进入岐关西路,经葫芦棚直出沙涌、竹秀园,进犯石岐。此次曹边乡勇战日军而牺牲的乡民有梁棉昌、梁金允、梁门赐、梁明禧、吴才光、肖金建、伍任贵等七人。他们英勇抗敌,是中山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当时,国民党顽固派早已在中山掀起反共逆流,极力解散青年抗日先锋队,通辑共产党员和抗先骨干,在日军大兴进攻、兵临城下之际,继续坚持其片面抗战的主张。为了反攻进犯石岐之日军,中共中山县委通知各区委发动和组织民众武装,伺机抵抗。7日下午,县委书记梁奇达亲自率领第一区的张溪、员峰民兵100多人开往五桂山,直抵第五区区委书记郑少康率领的民后100多人会合;在四区区委书记谭桂明的组织发动下,崖口、泮沙、左步头、合水口、灯笼坑、白企、东桠、西桠、张家边、濠头、鳌溪和第六区的上栅、下栅、石门九堡的民兵组织起来,下五区造贝、第一区长洲张、第二区申明亭、永厚、水溪、龙头环等民兵也分别组织起来,共约1000多人。他们或就地或上山隐蔽,伺机行动,袭击敌人。当日军舰艇进犯第九区鸡鸦水道时,九区区委书记梁伯雄率领别动小队配合当地团队对其进行截击,有效地阻止了日军进犯的攻势,保护了当地群众。
[center][B](二)[/B][/center]
县军政机关撤退情形。
6日晚上,国民党中山县当局闻报叠石、全禄军情紧急,敌军在大涌已横渡石岐西河,推进至金角环、渡头一线,从东北方向推进直趋石岐,当即星夜决定:反第一游击纵队司令部和到府朝库充、长岗撤入五桂山区,另议反攻。为保障城区民众和机关人员能及早安全撤退,当局即星夜下令居民疏散,由警察沿街拍门催促远离暂避,并将天字码头至第二区的军运大桥即时焚毁。
7日早上,县府、党部、司令部、警察局先行人员随县长兼守务部队长张惠长撤进五桂山区,先在长岗五堡设呼应站,为后撤人员提供早膳。又着第五区公安分局长张寿夫在白石乡设呼应站,接应县属机关人员,以便转往八区斗门。
上午10时,敌军已迫近石岐郊外,本县党政军首长仍坐镇石岐,料理撤退事宜。
10时许,首长们才离开石岐,一起前往陵岗前线策励士气,图挽危局,随即转往长岗五堡,朝第五区方向走去。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吴飞等率部转移至第八区斗门。
是日,敌机数十架从早到晚不断向沿途撤退的我方人员跟踪扫射、轰炸,共计伤亡近百人。
下午5时,本县党政军首脑人物撤入长岗村外附近时,竟为敌机发觉,先后投下炸弹十多枚,并用机枪扫射,弹密如雨。县府土地登记股主任毛湘衡和自治科科员卢步禧被炸死;县党部书记长林卓夫面部被破片击致重伤,即送往澳门治疗;随行的公务人员和士兵有十多人受伤。
[center][B](三)[/B][/center]
7日下午2时许,伪绥靖军挺进队(汉奸队伍)派出三五个便衣队员先从南门入石岐镇压内试探动静。不久,敌军亦跟进,先入者为中川部队,马队100多人;继入者为铃木司令,其司令部设在南门方基巷内。接着,从沙溪圩入?角的日军过西河街攻入石岐西门;从横门水道和进的日军也通过张溪口进入石岐。汽艇100多艘曾一度停泊于岐江河天字码头沿岸。进驻石岐的日、伪军共约1000多人。
驻扎在中山县内各据点的日、伪军共约6000多人,指挥入侵中山之占的有旅团长1人,联队长3人。
铃木司令进驻石岐,标志着中山县首次沦陷。对于侵粤日军来说,攻陷石岐为曾在中山县创下败绩(损失约800人)的第5师团等部挽回了好些面子;而敌艇100多艘在岐江河天字码头胜利会师,又为曾在中山境内被击沉舰艇10艘的第5舰队挽回了好些面子。
敌军进入石岐镇后,并未忘记他们在中山县的胜利是惨败后的胜利,中山的军民并不是好惹的。所以,他们不敢让士兵放假,在镇内、镇外,仍然忙于布防,有重点地集结兵力,以防我团队反攻或突袭,因此在石岐镇内还不至于完全抢劫,只是有敌兵到孙文西路之“西盛按”(典押行)破门而入,将钱财和帮旧衣物抢夺一空。伪军则诱同不肖之徒,乘机在住户内掠劫家么财物,一点值钱的东西也不放过。
孙文中路之原中山县侨立医院竟被日军搜索三次。第一二次意在搜索伤兵,欲置之于死地,结果遍查不获。第三次则由中村少佐率领尉官司2名、士兵30多人,各自挺着刺刀,气势汹汹,径真进入病房搜查,逐一检查病员情况,但均不见一丝枪伤痕迹。这可气坏了中村少佐,恼羞成怒之下,拔出指挥剑直指病人、产妇,意欲惨杀。因医院内的我国教士白兰克、燕德臣两人苦苦哀求,以至声泪俱下,病人、产妇始得幸免于难。日军遂将医院内的内科、外科之药品和器材全部扛走。
8日下午,我方团队各部除负责执行防御任务之队伍外,大部分已汇集于五桂山之石莹桥附近,经收容整顿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研讨反抗计划。县长张惠长指出:必须乘敌人在石岐立足未移稳之际,迅速反攻,先绝其外围联系,后分进合击之。并决定以第八区(今斗门县)暂为我县后方根据地。即着有关负责人分头传令进行。县党部和县府机关已于日前经白石转往第八区斗门去了。
9日,据报敌人无甚动静。
10日,据报石岐之敌突然仓皇撤退,并劫走我县政府和党部的全部档案卷宗,以及大批物资。
别动司令袁带闻讯,即率队员数百人,由第三区渡河至横栏,与第一游击纵队司令部肖祖强参谋长所部会合,对撤出石岐之敌军当头截击。双方在横栏相持较久,后由敌军舰发炮掩护,敌军始得逃脱。
10日上午,敌军退出石岐后,我方复入石岐。先入者为第二区区长李烈、集结第三大队中队长高苞。县长张惠长、守备总队前敌总指挥石抱奇迹随即进入。
历时不到四整天的中山县第一次沦陷(又称:石岐三日沦陷)至此宣告结束。
注释:
本文是根据中山市档案局《1·2·495号案卷》第24至28页资料,以及谭冠之的《中山抗战与复员概纪》中的有关部分综合整理的。
日军攻陷石岐的日期,有几个不同的说法。本文彩用《1·2·495号案卷》的记载。
这是大环村民的集体回忆。
《广东文史资料》第50辑第237页载:“十月四日 日军陷石岐。”
“十月七日 是晚,我地方团队乘日军立足未稳,四面围攻,克复石岐。”据查,日军陷石岐应是10月7日。10月10日。日军仓皇撤离石岐,其原因并非受到我方团队“四面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