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日军窜犯叠石、全禄经过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B](一)[/B][/center]
叠石、全禄战斗是中山县本部抗登陆作战的第一次战斗。在战斗之前的中山县西北部的情况如下:
叠石、全禄分别位于西江下游磨刀门水道东侧卓旗山(164高地)西部支脉的北坡和南坡下,中间余脉伸向西江边的山咀——雷打石处在两村的结合部。两村虎视西江,形势险峻,是中山县西部江防屏障。早在1938年10月广州失守之前,县长兼第三游击区司令兼地方守备总队长张惠长已把守备第四中队部署在叠石驻防,把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二区集结大队的一个中队部署在全禄驻防。
在七·七事变后,第二区各地已纷纷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先后有中山民众抗敌后振会二区分会、后援会申明亭工作团、岚霞工作团、迅雷、晓角、安堂学会、象青、濠涌第六交通团、二区妇女支会及其永厚、?角妇女分会、二区救护团、二区青年抗日服务工作团(简称“区青”)和中山青年战时流动服务团(简称“中青”)。
“区青”在共产党(中明亭、永厚等乡已建立中共支部)组织领导下,由缪菁、杨希吾、杨子江、杨少希、黄石生、周增源等人组织小学教师、青年农民参加,已发展到150多人,推举杨希吾、杨子江(中共党员)为正副团长。他们办夜校、出墙报、教唱歌、演剧和下乡宣传等,推动群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1月,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成立时,由于“中青”坚决反对,暴露了其托派(即共产第四国际)面目,根据中共中山县委指示,“区青”不公开参加县抗先。以后,县委派黎民惠、区保龄等中共党员以游击区司令部政治队员的公开合法身份来到第二区支持“区青”的抗日活动,驳斥“中青”的“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等托派言论,让第二区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拥护和支持民族抗日统一战线,集中一切爱国力量打击日本侵略者。[]②
[center][B](二)[/B][/center]
1939年3、4月间,日军占领江门和新会会城。其后,日军又曾迭次向中山县境西部窜犯,均未得逞。
6月下旬的一天,张县长亲临第二区检查和部署战备工作,确定以豪吐龙船地作为战地医院的预备地点,还前往磨刀门水道沿岸一带视察防务,准备检阅叠石地区守军战备状况。由于汉奸告密,在守军尚未集中进行检阅前,敌已派飞机前来轰炸,在叠石投下炸弹数枚,炸毁民房多间,民众死伤10多人。二区救护团、各抗日救亡爱国团体纷纷出动,奔赴肇事现场,抢救、挖掘伤亡村民。当此之时,飞往豪吐龙船地的敌机又掉过头来肆虐,继续向在肇事地点参加抢救工作的群众投下两枚炸弹。硝烟过后,申明亭救护队员、二区抗日青年战时工作队员杨丽容不幸中弹殉职,区救护团负责人余启颖等6人受伤。杨丽容姑娘年方15岁,英雄出少年,为了抗击侵略者,为了救死扶伤,在敌机肆虐之下,不畏险阻,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壮烈牺牲,唤起了千百群众起来抗战,向侵略者讨还血债。[]③
次日,第二区各界群众在杨丽容烈士故乡申明亭举行盛大的追悼会,县长张惠长、二区民众抗敌后援会主席周守愚和各群众团体等1000多人前来参加。叠石村的民众特意在村口为烈士建碑勒铭,让群众瞻仰。杨丽容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着二区救护团员和中山县广大群众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乡。
7月初,早稻开始收收割登场。侵占新会之日军觊觎我中山的粮产区,又蠢蠢欲动了。据可靠情报获悉,驻扎在新会之敌军将于10日进犯叠石、全禄一带。第二区的民众已动员起来,作好了抗敌御侮的准备。二区民众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二区民众教育馆主任余启颖即率领二区救护团于8日集中中青岗待命。青岗救护他全体队员也武装起来,上山站岗警戒。
[center][B](三)[/B][/center]
敌军这次从新会睦洲来犯,分为三路:第一路是进犯特沙,其目标是扫清沿岸障碍,为进攻叠石、全禄建立前哨阵地,并长期保守该地,保障水路交通的安全;第二路是进犯指南沙,牵制我军团队,并配合第一路敌人,在共保水道安全的同时,抢夺附近地区的粮食;第三路是进犯叠石、全禄,这是主攻目标。
9日早上5时,日军首先派出飞机1架到叠石附近沿江不空低飞侦察,接着派出胶艇10艘从睦洲结队开出,向江心驶去。
7时,敌机3架从新会圭峰山起飞,来到中山县第二区下游各乡低飞盘旋,举动异常。乡民见到敌机的到来,忧心冲冲,随后听到远处有炸弹声和机枪声。有的青年人登高?望,只见多股浓烟冲天而起,乃是特沙那边已遭到敌机轰炸和扫射。第二区的民众都已意识到,敌人提前动手了。
就在人们听到炸弹声和机枪声的时候,敌浅水舰3艘和胶艇数十艘已在第三区三沙(今属横栏镇)的白濠头、指南沙一带出现。
8时,在飞机、炮艇支援下,敌军进犯特沙乡,在到达米流、石?附近时,受到我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二别动队组长谭振基率第十七组全体组员伏击。激战数十分钟,谭振基一马当先,毙敌数名,卒因弹尽援绝,伤重殉国。
同时,敌军、伪军20余人乘胶艇4艘在指南沙横涌强行登陆。其中,伪军4人在普裕围纵火,焚毁寮馆数间,即行逃去。王广昌之九顷亦被焚,烧毁茅房10间。日军数十人经过近一小时的肆虐,前后焚毁茅房约60间。我自卫团队伍当时不动声色,待敌人往前走近时,则齐起向敌人反击。双方相持至晚上11时,我方才将敌人击退。其间,敌军又派出20余到九顷围骚扰,肆意抢掠烧杀,用刺刀捅死民众1人,捅伤2人。
[center][B](四)[/B][/center]
9时,在主攻方向上,敌人出动浅水舰3艘和胶艇数十艘,分载敌兵500余人,在3架飞机配合下,向叠石、全禄一带进犯。在此之前,驻叠石的守备第四中队长黄德昌在接到排哨之电话报告后,探知日军舰艇正向叠石驶来,立即命令各小队做好准备。他命令陈忠元的第一小队把守叠石右前方河岸阵地,迎击从鲫鱼沙东河来犯之敌;命令刘国芳的第三小队把守叠石左前方河岸阵地,迎击从鲫鱼沙西河绕道来犯之敌;把黄锦英的第二小队放在第二线,着重警戒两村的结合部,迎击来犯之敌。自己则带了一个班,爬上后山部署战斗。
叠石乡长余长白组织村民坚壁清野,防奸防空,乘时后撤。全禄村民也乘时后撤。
9时许,又有敌舰5艘和胶艇16艘前来鲫鱼沙附近江面巡逻增援,准备投入战斗。
为了掩护日军登陆,敌机向我阵地疯狂扫射,但子弹只打在稻草堆、树林和芦苇滩里,始终探不出我伏兵所在。原来守备第四中队的108名壮士分别隐蔽在江边的土坎和河涌附近的稻田里。他们伪装巧妙,敌机无法识破,扫射一轮之后又飞走了。舰艇上的敌兵摸不清我方兵力、火力情况,不敢贸然登陆。
9时40分,敌机3架在叠石投下好几枚炸弹:3枚落在田中;数枚落在菠萝山上。乡人见状,多往山上松林里躲避,又被敌机扫射,多人受伤。
10时左右,敌以胶艇3艘分载20余人开始作试探性登陆。他们正好冲向第一小队阵地的正面来。小队长陈忠元原是第十九路军的老兵,参加过1932年1月28日上海会战,在四房仓库打败过日本侵略者。在他的沉着指挥下,待敌人进至距我阵地300米内时,小队才打出第一枪。枪声一响,全小队士兵集中火力猛烈射向敌人,压制住前来进犯之敌。此时,在江面上的敌舰也不时向我左翼第三小队阵地发射大口径机枪弹,以掩护日军登陆。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又派出20多人乘胶艇前来增援。第一小队官兵顽强抗击,对靠近河滩上的敌人予以较大的杀伤。霎时间,只见两个日兵中弹,就地打滚。其余鬼子连忙散开,并架起轻机枪向我阵地射击。我二班长陈忠汉受伤。
正当双方处于剧烈争夺的关键时刻,我一小队唯一的一挺轻机枪突然出现故障,机枪手李甜当即设法排除,这可急坏了一班长林锦胜。大家正在焦急之时,忽然听到后方我阵地上响起了清脆的机枪声,只见得敌军阵地上尘土飞场,日军又遭惨败。原来是黄中队长在危急中把第三小队的机枪调到山上,有力地抗击了敌人的进攻。
正当战斗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二区抗日青年战时工作队(“区青”)、救护他等群众组织的带动下,后方的民众纷纷把茶、饭、糕点和弹药送上前方,支援火线上的官兵抗击敌人。叠石山下有个正在放哨的士兵被敌人子弹擦伤头部,流血不止,仍然坚守战斗岗位。救护队员黄英杰立即爬近哨兵身旁,接过步枪监视前方,让哨兵接受包扎。“区青”负责人杨子江(中共党员)等亲临叠石前线与群众一起执勤。
敌机见我后方民众源源不断支援前线,竟向他们下毒手。正午12时,敌机1架飞到起凤环上空,投下炸弹1枚,落在该乡学校旁边;在叠石投下炸弹3枚,炸死民众1人。同时,飞机再次配合敌兵发起进攻,向守备第四中队前沿阵地下炸弹:1枚落在小石街上,炸毁房屋1间;1枚落在防线的后面,炸得泥土飞溅。在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守备第四中队在叠石前沿阵地上抗击敌人登陆的战斗坚持了整整5个小时,只有几个人受伤,并无人阵亡。
下午2时许,敌军出动浅水舰2艘和胶艇10多艘进行火力准备,向雷打石发起总攻。这是我军防御最为薄弱的部分。敌军经过第一轮火力准备之后,接着依梯次转向纵深散布射击,掩护100多名日军在木棉树附近登陆,逐步向雷打石推进,并依次向山梁上爬,企图夺取制高点,全面进攻全禄。
一股伪军乘势偷袭打鼓山。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二区集结大队某分他因无险可守,遂后山,与敌死战。分队长梁胜保率领分队埋伏于山坳处,坚守不退,等到敌人拥上来的时候,率分队与敌肉搏,并举手榴弹掷向敌人,毙敌数人。其时火力猛烈,敌众我寡,梁胜保与高炳权为了保卫中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高耀森、龙耀云亦同时负伤。
在偷袭打鼓山的同时,一股日军向守备第四中队阵地后侧移动,分兵进攻全禄。黄德昌中队长即打电话给防守全禄的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二区集结大队某中队,要他们密切注意敌情。
全禄守军遭敌进攻,大家奋起还击,枪声大作,激烈异常。在敌猛烈火力下,集结大队某中队队员大部分牺牲。至下午4时许,日军占领了全禄。
2时许,叠石前沿河防阵地又遭敌炮火、炸弹摧毁。守备第四中队决定转移至第二线阵地去,继续抗击入侵之敌。
3时,日军派出近百人,分乘5艘船艇,在飞机掩护下,向第一小队阵地发动进攻。由于全禄方面失守,守备第四中队的侧翼受到严重威胁,第二小队左前方阵地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黄中队长命令第二小队转移至和尚山。但新的阵地尚未进入,后山制高点已被日军占领,炮火居高临下向守备第四中队侧后方射来。黄中队长即率部在尚山与敌展开争夺战。由于抵不住迫近的日军和敌舰炮火的轰击,黄队长多次要求上级派兵增援,结果无着。
4时许,守备第四中队接到上级撤退的命令,只好忍痛撤离叠石。敌军进入全禄、叠石后,先是挨家逐户搜刮粮食、鸡鸭牲畜,闹得鸡飞狗走。继而纵火烧屋,叠石被焚144间,全禄被焚78间。两村顿成一片焦土。
6时,我增援团队陆续进入攻击出发地线,在卓旗山一带隐蔽待命,于是夜组织全线出击。敌不支,相机后撤,于次日凌晨2时许全部返回停泊于鲫鱼沙附近海面的舰艇上赖着不走。企图之一是觊觎我县丰盛的粮食;企图之二是在我县西部继续牵制我方兵力,以便配合其他方面敌军的进攻。
10日凌晨4时,我方已完全克复叠石、全禄。守备总队副石抱奇也赶到前线勉励官兵重整工事,继续警戒海面上的敌人。全区、全县群众欣闻捷报传来,无不额手称庆。但敌军不甘心其惨败,10时许,又派飞机到第二区各乡上空盘旋,继续骚扰,在安堂、南文、南村投弹,毁安堂麦峰祖东廊、南文乡公所之龙王庙和光裕学校侧,炸死1人,炸伤6人。
9日、10日两天,敌机在第二区上空共投下炸弹约50枚,炸毁房屋:叠石16间,安堂8间,南文5间,南村2间;烧毁房至222间、茅房70间;无家可归的难民逾千人,其中为难民收容所安置者达400多人。
[center][B](五)[/B][/center]
叠石、全禄战斗前夕,第四战区第六游击区司令部政训室派出政治队副队长吴北昆(吴平斯)和队员区保龄、叶弃、王培?(中共地下党员)、梁秀芳(县战时妇协副主任)等10多名男、女队员奔赴叠石前线开展战地政治鼓动工作。他们与国民党二区党部书记兼区民众抗敌后援会主席周守愚取得联系后,立即召集二区抗日青年战时工作队、二区各乡救护队、妇女会等十多个群众抗日救亡团体开会研究,确定筹集慰劳品、救济物资的方法和办事地点;落实救护、担架、运输等队伍的组织;对后方联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会后,大家向全区各乡开展宣传、备战、防空、防奸等教育工作,并很快从各乡筹集到大批物资,包括日用品用食品等,都由各自的团体或村乡分别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并请杨铁肩医生主理伤兵救护事宜。在赤宜。在赤日当空之下,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的队员们往返奔走好几十里路,并不顾天上敌机的威胁,为了战斗的胜利,冒着炸弹、炮火奋勇前进!
战斗结束之后,为了做好善后工作,第二区成立了救济会,由周守愚、李烈(区长)、高胜瑚(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二区集结大队长)、肖仇(警察分局长)、吴北昆为常委,各乡长、各群众组织负责人为委员。县救济会送来了法币300元,经讨论研究,首先为每一遇难者发恤金5元给其亲属;余款购买大米,分派给叠石、全禄两乡群众。
在叠石、全禄两乡和战场范围内,政治队员们除协助乡长安置好灾民,协助乡民清理家室外,还清理街道及遗尸。为此,国民党二区党部专门打电话给县民众抗敌后援会,请派掩埋队前来处理该项事宜。
[center][B](六)[/B][/center]
新沙、三沙、四沙、六沙(今属横栏镇)等地接近新会,此次敌兵犯境,道德遭到骚扰。战斗发生之前,敌军已先在新沙抢割稻谷两船而去。为此,当地农民对日军极为痛恨,于是自动组织起来,实行武力护耕,制定护耕办法:因护耕受伤者包医;献身者给恤金200元;凡参加之壮丁,均发给安家费。自是以后,敌军再不敢轻举妄动。
注释:
① 本文是根据中山市档案局《1·2·495号案卷》第14至17页内容和原守备第四中队文书吴云纵老人回忆整理。
② 据原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杨子江回忆。
③ 见《中山文史》第4辑的《抗战时期的二区救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