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六 广州、武汉失陷后的国内外形势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B]武汉失陷后 侵华日军改变作战方针[/B][/center]  1938年10月21日广州失陷,27日武汉又失陷。从此,中日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了侵华的战略方针,把军事主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及其人民武装。把过去以国民党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从华南方面看,日军仍处于战略进攻阶段,我方则处于战略防御的分阶段。   日军占领广州后,不断遭到中国军队的袭击,尤其是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遭到共产党员曾生、王作尧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袭击,因而放弃了大亚湾的登陆场。日军一方面把部队集中于广州周围防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大扫荡”,强化社会治安;另一方面又组织兵力攻占华南沿海其他地区。 [center][B]广州失陷后 日军在华南的作战[/B][/center]   日军第18师团占领广州后,则在周围地区防守。第38师团、第106师团亦先后调来广州集结待命。   日军第5师团之第9旅团参加珠江三角洲作战后,即在佛山一带休整待命。1939年8月间,其第21旅团从苏北经青岛南下,也来到佛山待命,参加当地的“大扫荡”。[]③   日军第104师团则负责广东沿海地区的防守和作战。   从1939年初开始,日军继续侵占华南基他地区。   1月15日,为攻占海南岛,日海军在涠洲岛修建飞机场,限于2月1日完成。[]④   2月8日,日军1万多人从中山县万山岛出航,经两个多月的作战,占领了海南岛。是役,日军损失200多人,损坏舰艇3艘。   3月20日,日本政府向外宣布海南岛和南沙群岛为日本领土,归台湾高雄市管辖。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前奏。[]⑤   27日,日军第104师团2000多人正式开始实施进攻中区的作战计划。28日攻占鹤山,30日攻占江门,4月2日攻占新会会城。[]⑥   6月21日至27日,在海、空军配合下,日第104师团第132旅团攻占汕头和潮州。是役,日军损失800人。[]⑦   7月9日至10月10日,日军出动6000多人、飞机40架、炮舰10艘和汽艇400多艘进犯中山县本部。我军民同仇敌忾,曾多次击退敌军,令其损失近800人、舰艇10艘和飞机1架。10月7日,县城石岐沦陷。   10月16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攻占南宁至龙州的作战命令。其部署是:第18、第104两师团全部由广州北上,进攻韶关(粤北会战)。此为战略佯攻,牵制中国军队,掩盖其攻取南宁的主要目的。在飞机和军舰的配合下,第5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等于11月13日至25日占领了钦洲地区和南宁。是役(桂南战役),日本陆军伤亡500多人,中国军队伤亡约4000人。[]⑧   至此,日军全面封锁了华南沿海。华南的战争态势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center][B]世界大战爆发与在华南作战的日军[/B][/center]   1939年9月1日,德军全线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东南亚(南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是英国、法国的势力范围(殖民地)。英、法对德宣战,就无法顾及其在东南亚的利益了。日本帝国主义正好乘人之危,取而代之。   9月23日,日本陆军大臣?俊六有御前会议上汇报作战计划。他说:“夺取南宁有几大好处。第一,可以切断通过南宁进入法国印支占领区的中国物资补给线,打消法政府援蒋念头,进一步可以达到困死蒋军队之目的。第二,帝国军队占领南宁后,海军在北部湾地区将无任何威胁,北上可以进攻中国,待时机成熟,又可以作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进攻东南亚地区,最后完成大东亚圣战之任务。”   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补充说:“帝国与美国难免一战,英、法与德抗衡之结果如何,都不能牺牲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海军本部认为进攻南宁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英国战败,澳洲也将成为帝国的领地。”   10月16日,日大本营下达了攻占南宁至龙州的作战命令。[]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日第5师团正陷进对中山县作战的泥沼中。那时,第一次横门战斗刚刚结束,日军损失约200人、军舰1艘和汽艇3艘。   日第21军安藤利吉司官为了挽回其第5师团的面子,一再把作战升级。有关日军对中山县的作战情况,请详阅后文。 注释:   ① 见宋平:《蒋介石生平》第396页。   ② 见《中外海战大全》第396页。   ③ 见柳风:《血祭太阳旗》第173、174页。   ④ 见《广东文史资料》第50辑第231页。   ⑤ 同③,第153页。   ⑥ 见《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史》第28、29页。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   ⑦ 同③,第154页。   ⑧ 同③,第160页。另见《中外海战大全》第878页。   ⑨ 同③,第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