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中山县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但分散于各区乡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团体。在广州失守以后,中山县各抗日群众团体在中共中山县委领导下,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抗敌。
[center][B](一)[/B][/center]
1938年10月21日广州失陷。当天凌晨,广东青年抗日先锋人400多人满怀悲愤告别广州,一路上经佛山,穿西南,过三水,强渡北江,于25日到达四会。27日,抗先举行临时会,选出邓明达、陈恩、梁嘉、陈能兴、黎惠等23人为总队部委员。此时,抗先与第四战区民众战时动员委员会取得联系,经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同意,400多人全部加入了战时工作队,同时仍坚持抗先的名义,以保持其独立自主性。民众战时动员委员会把编成的41个战时工作队分派到各县开展工作。不久,有一支战时工作队来到中山县,带来一台电影放映机,放映一些战时新闻等短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center][B](二)[/B][/center]
根据抗先队部的决定,派出常务委员陈能兴为抗先四邑(含中山县)特派员。1938年11月初,陈能兴召开了中区抗先筹备会议,根据上级和中共中山县委的指示精神,由抗先中中别动队牵头,联合县内各地抗日群众团体,筹备成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参加会议的有:石岐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中山话剧社、长洲抗日别动队、张溪抗日别动队、四区战时服务团、谷镇战时服务团和二区抗日先锋队的议题时,第二区的“中山青年战时流动服务团”(共产第四国际——托派组织)代表在会上极力反对参加抗先。其余各群众团体代表一致同意加入抗先。会上,选出第三游击区政训处主任郑星池、中中别动队代表阮洪川、小教服务团郑振、长洲别动队黄煜棠等人负责筹备工作。经过中共中山县委讨论研究,并与县长兼第三游击区司令张惠长磋商,组成了抗先中山县队部委员会,分工如下:
抗先中山县队部:
县队长:张惠长
副县队长:孙康 阮洪川(后)
秘书长:郑振
组织部:阮洪川
宣传部:黄煜棠 郭守
特派员:叶向荣
为了加强党对抗先县队部的领导,中共中山县委在县队部内成立中共支部,叶向荣、阮洪川先后任支部书记,并由县委组织部长梁奇达直接领导。
中山抗先县队部于1938年12月9日在四区西桠县立七小内召开成立大会,前来参加的各区乡抗日群众达2000多人。大会洋溢着“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气氛。
[center][B](三)[/B][/center]
中山抗先县队部成立前后,各区乡纷纷建立了抗先区队、抗先乡队等组织。
第一区队(含石岐镇)区队长:刘逸平(区长,国民党员)、张鹏光(后)
副区队长:张鹏光 孙继普 黄颉(后)
第四区队区队长:孙海筹
副区队长:欧晴宇
第五区队区队长:孙子静
副区队长:黄友涯 张诚美(后) 郑永晖(后)
第八区队区队长:梁其颖(后加入中共)
副区队长:陈特
联合中学独立支队支队长:唐颖坡
副支队长:郭宁 马奔 杨柏昌
以上各队副职都是中共党员。
抗先各队部设有人委会,作为队的权力机构,或领导下伸组织。如第八区队部队委会委员有梁其颖、陈特、林科、罗建才、梁其靖、梁超;下属组织有小濠涌、南门、南山、八甲、马山、大濠涌、冈山、月坑、龙坛、乾雾、东澳等 11个抗先大队。这些组织就是在“第八区民众抗敌御侮救亡会”(原称“第八区民众抗敌后援会”)的基础上集体参加抗先而发展起来的。
第六区也有抗先的组织,如上栅村抗先队。因总人数不多,归属抗先第四区队部领导。
还有一些区不建立抗先组织,如:
第二区由于托派分子胡××、张××、高××等所组织的“中山青年战时流动服务团(简称“中青”)与抗先的斗争较激烈,因此,由缪菁、杨希吾(队长)、杨子江(副队长、中共党员)、杨少希等爱国进步青年领导的中山二区日青年战时工作队(简称“区青”)不公开参加抗先,但继续在第二区组织青年群众参加或配合抗先共同活动。
第三区、第九区都不建立抗先区队,中山县委曾先后派出郑革之、蔡雄等组成两支工作队分别到这些地区作。
第七区是以三灶岛为主的沿海诸岛,已被日军占领,没有建立抗先。
广东青年抗日先锋人是在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下,以统一战线的形式出现、取得公开合法地位、以先进青年为主体、全省统一的群众性青年抗日团体。据1939年末的不完全统计,全省抗先队员有1.2万多人;中山则有队员3000多人。中山县队部成为省抗先总队部改正规模最大、人数众多、影响最大的青年抗日群众团体。
中山抗先县队是在孤悬敌后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培养了大批骨干,为党组织输送了大量新血液,在农村基层掌握着若干武装,为以后建立和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center][B](四)[/B][/center]
为此同时,在中共中山县委领导下,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于1939年1月在石岐成立。会长由薛锦回(张惠长妻子)担任,副会长由刘紫云(中共党员)、梁秀芳担任。执行委员有刘紫云、程志坚、梁秀芳、方群英、郑迪伟、高?屏、黎冠珍、邝建玲、谢丽群等九人。妇协的党组织由刘紫云、程志紧、高?屏、郑吉星负责。执委除梁秀芳外,都是中区党员。妇协办公地点设在县立女子中学内。有五个区先后成立了妇协支会。第一区支会由黎冠珍负责;第四区支会由程志坚、方群英负责;第五区支会由郑迪伟负责;第八区支会由邝建玲负责;第九区支会由谢丽群负责。
全县妇协会员发展到1000多人。
在1939年5月20日召开的中区各县抗先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选举粤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古鼎华为粤中抗先区队队长。陈能兴、黄复懋、张惠长为副队长。
中山抗先的成立、发展以及被迫解散的情况与全省各地的情况大致相同。被被迫解散而言,中山则来得更早、受害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