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十一 突袭三灶定家湾敌兵营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定家湾是三灶岛西北部海湾内的一个渔村,原属鱼堂乡。当年该处距离大霖岛约2000米(现已连成一片陆地)。日军在侵占三灶岛修建机场的同时,分别在沿海各村庄派兵驻守,日夜巡逻,封锁附近海防线。他们派了一个小分队约30人驻守在定家湾村外的盘古庙内。   第七区民众抗日自卫队经过小霖伏击的锻炼后,增强了杀敌救国的信心。县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又派委员周守愚来到小霖岛慰问,勖勉队员们再接再厉,渡海袭击三灶岛的敌人。①   且说自卫队在小霖战斗后,将队伍重新整顿,分成若干个小分队或小组,以便进行活动。队员们都是从三灶岛内脱险逃离出来的,前些时候又曾潜返岛上侦察敌情,收集武器等,对敌我双方情势均很了解。1938年4月10日夜,吴盛如副队长又和队员们商议:根据所掌握的敌兵虚实情况,对三灶岛应如何下手?大家都提出许多主张。有的说要攻击敌人飞机场,烧毁几架飞机才解恨。鉴于自卫队本身只有两三把大扑刀和30多支手枪这么几件武器,如何到岛上狠狠地咬敌人一口呢?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认为突袭盘古庙敌兵营较为合适,也最有把握。盘古庙在定家湾村外,是一所独立房屋,四周围无甚屏障,容易被我自卫队袭击。庙门又是敞开的,虽然日夜都有两个敌兵站岗把守,只要我突击队在庙门前散开隐蔽,一齐发动进攻,把两个哨兵解决了,大伙完全能够冲进去,捉他几个活着的日兵回来,算帐!解恨!   确定以盘古庙敌营为袭击目标取得一致的意见后,接着是研究扒艇渡海的路线、时间和泊岸地点等细节问题。为使担任主攻的队伍既能冲进去,又能返回来,大家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人说,把各兵营的电话线切断。又有人说,监视一些重要的路口,如果有敌人前来增援,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11日凌晨1时,②海雾朦朦,月已西坠,潮水急向南海退落。吴队副和队员共34人分乘两艘扒艇离开小霖岛后,正好顺风,顺水,朝着三灶岛西北角飘去。他们绕道红坎山,改为轻倬泛波,将艇停泊于西咀滩头。大家上了岸,进入了在夜色中不易为敌人发觉的地域。各个小组按原定计划分别进入各自的战斗位置。   吴副队长带领13人担任主攻。凌晨3时许,队员们悄悄地接近了盘古庙,只见庙门前烧着一堆篝火,大家立即匍?下来,逐渐?前,才看清楚有几个敌兵围坐烤火取暖,与指挥官畅饮取乐,身旁的小沟嗅出外围有点异常的动静,还“汪、汪”地吠了几声,敌兵并不在意,近旁的那个确用脚尖踢了小狗一下,它只得乖乖地依?在那个敌兵的脚下,再也不吠了。敌人喝够了,兴尽了,便入庙内歇息。片刻,四周非常安静,篝火还在哔啪作响,庙门前被照得闪闪发光。   吴队副指着庙门前的两个哨兵对身边的两个队员下令:“一人瞄准一个---打!”只听“啪!啪!”两声枪响,吴副队长左手握枪,右手拿刀,高喊“冲啊!”首先与几个队员一起冲进庙内。只见得在一盏煤油灯的闪亮下,庙内的敌兵刚从梦中惊醒,不知所措,衣服也来不及穿上,连武器也未曾拿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吴队副的大刀砍下了七个首级。队员吴家德也砍下了三个首级。使用手枪的十名队员各自击毙一两名敌兵。有个敌兵只顾用毛毡包裹着身体,以为有了护身,用手枪发射多发子弹进行顽抗。队员吴家德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不顾伤痛难支,即转身扑在床上,与该敌兵拼搏,在队员梁德雄的协助下,登时结束了这个侵略者的狗命。突击队员不管三七二十一,短枪、大刀并用,步步迫进,刀起头落,弹中身亡,庙内20多个敌兵被打得落话流水,连钻进床底下的敌兵也被拖了出来。   在与敌军拼杀中,我分队长林万兴和队员曾达晃被敌卫兵还枪命中,为打击侵略者流尽了沸腾的热血。③起初,大家还听到敌军持枪还击的声音,过了几分钟后,寂然无声。只见有的被击毙,有的被砍了脑袋。吴队副即下令清理检查。“嗖!嗖!”两粒子弹从吴的头上飞过。他一跃上前,向开枪的那个半死不活的家伙扑去。该家伙还爬起身来,想把灯火扑灭。吴瞧准其颈背,手起刀落,砍下其首级。原来那家伙是个指挥官,取下了他的手枪和指挥剑,而手枪已空无子弹了。起所以要扑灭灯火,是为了摸黑好脱身。   经过清查,被大刀砍下首级的和被手枪击毙的敌人共24人,连同尔后在路上被击毙的一名哨兵,共计25人。④缴获六五步枪4支、手枪2支和指挥剑1把。自卫队员撤走时,还带走了刺刀、军毡、军服、旗帜、子弹盒和布袋等物,并捡取20多颗敌军首级凯旋而返。   在海边放哨巡逻的三个敌兵在听到枪声大作之时,迅即趋返盘古庙,途中“奶个”、“妈个”的叽哩咕噜叫个不停。在路边伏击的我哨兵则不动声色,瞄准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开枪,当即将其击毙。后面那两个敌兵为了活命,逃奔上山,往报另一敌营派队伍追击。顿时枪声大作,闹了整整一个早上。说时迟,那时快,我自卫队员们迅即赶返扒艇泊岸的地方,舟次抵达大霖岛岸边,弃舟上岸,步行至第八区泥湾乡,卸装稍?,已是日上三竿,九点多钟了。   队员们把缴获到的战利品,带往第五区前山镇等地进行展览,对我县军警和各界人民群众鼓舞很大,激励着大家杀敌御海的信心。同时,县政府和第三游击区司令部也报告上级,得到省政府和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通令全省,以蔡栋材分局长,吴盛如副中队长等人为楷模;委任吴盛如为中山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七区中队中队长勖勉所属官兵努力杀敌。   三灶岛壮士们之智勇,闻者交口称赞。广州各界曾为此组织慰问团来中山县慰劳。粤港两地记者亦来中山访问。其访问记分别在广州各报和香港《星岛日报》登载。小说作家易?以灶袭敌经过为原型,写成名为《伙伴们》之长篇小说。 注释:   见周守愚:《三灶抗战史料》。   见中山市档案局《1.2.495号案卷》第60页。   据《中山文献》第二期第37页载:查我第一次袭敌阵亡之社训分队长林万兴、曾达晃两烈士遗骸,于胜利后迁葬于石岐迎阳山抗战坟场。   我方参战人数和歼敌人数,各传媒记载不一。汉口《新华日报》1938年6月18日载:吴发率领壮士29人……毙敌50余人。《珠海文史》第五辑第70页载:一群热血青年。。。。。。将哨所13名日军杀了10名,重伤一名。香港《星岛日报》载:三十四名雄心勃发的三灶壮士……把敌指挥官和?十四名敌兵歼灭(同②,第62页)。广州某报《吴壮士访问记》载:营里的敌人……计数起来,死于枪下的?余具,死于刀下的十余具(同②,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