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 卷土重来 三灶岛变为日本“新长崎”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B](一)[/B][/center]   1937年12月28日,日军在撤出三灶岛时扔下了大批物资和设施,托交岛上汉奸汤聘臣。汤聘臣、汤定纶父子俩也常乘小艇到附近的敌舰上向日军头目。汤聘臣又将那条写着“中国救亡总司令汤先生”的遮羞布斜挂在肩膀上,对岛上人民群众作威作福起来,甘当日军走狗。   这正好说明,日军首次侵占三灶岛后,退出时并没有放弃该岛,而是窜往沿海别处,继续扩张侵略,为其后续舰队寻找更多的立足点,好向其主子邀功。   1938年1月29日,日本外交大臣广田发表谈话,声称“日军倘在华南方面有所举动,甚望港英当局能严守中立”后,2月初,日大本营进一步封锁华南沿海,并决定在三灶岛上建立陆海空军基地,由腾田中将出任基地司令官,率领一支拥有航空母舰、100多架飞机和6000多将兵组成的混合舰队执行这一战略任务。   在淇澳、唐家和企人石之战以后,停泊在三灶岛附近海面的敌舰艇又逐渐增多了,等待着腾田司令官和后续舰队的到来。   再说敌军曾一度退出三灶岛以后,乡人闻讯熙熙攘攘返回家园。新任第七区公安分居长蔡栋材奉令施派衣物粮食,解决灾民困难。13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一日),中山县政府视察员、救济委员、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委员周守愚①亦奉命携带赈款、衣物来到三灶岛,在莲塘、上表等地方放赈,并视察形势。   周氏经与蔡分居长商议,决定乘时充实抗战力量,武装三灶人民进行自卫。于是动员民众,组成第七区社训大队(即壮丁对),并着手调查民间枪支,定于15日集中队员进行训练,以便守海防。这一抗敌自卫活动计划,不料为汉奸汤聘臣获知,自对其委身事敌不利,竟丧心病狂地划艇到敌舰上告密。 [center][B](二)[/B][/center]   17日正午12时,② 敌军600多人乘军舰4艘驶抵莲塘湾登陆,先将五堡海岸线(即岛东南部)封锁,并派出敌兵200多人立即赶赴春园一带(即岛北部)各乡滋扰,占据雅墩(今三灶街)碉楼,握守要溢,烧毁了区公安分居。敌军来势凶猛,如狼似虎;乡民如遇晴天霹雳,遭敌兵乱枪射击,被击毙者十余人,被肆意淫杀者,亦不知凡几。无辜村民,顿成枪下之鬼。这是日军在三灶岛上犯下的又一笔血债。其后,日军又强迫各乡父老共数十人集合在一起照相,以示“中日亲善提携”,好作为幌子,进行宣传,欺骗其国内及国际舆论。   19日,腾田中将率领一支特别混合舰队从台湾来到了珠江口,分别停泊在附近海面上,其中有4艘运输舰抵达莲塘湾,在浮桥码头上卸运物资,除有粮食、枪械、弹药、杉木等外,尚有货车4辆,人力车百余辆,自行车数十辆,摩托车4辆,另有被俘东北工人400余人(一说3000余人)。日军在田心乡前的新村仔搭盖木屋数十间,把这批奴隶押管起来,待机场竣工后,秘密处死。③   从此开始,这伙侵略者在田心乡后山一带平毁房屋、田园数千亩,修建飞机场。在机场四周,挖掘了一道七八尺,宽约两丈的环身河沟,直通大海以至敌舰的司令部。机场四周又围上铁丝网,近旁又有公路逶迤而达英表乡炮台山,在次山内修筑军械库、弹药库。机场内安装电话总机一台,机场外边又有电机房一间,周围都架设起电话线杆网络和电线杆线路,共长好几公里,电灯彻夜通明,另外还有机油库、住房100多间、自来水井等。规模宏大,工程繁浩。   在修筑机场期间,日军迫令岛上十八乡各征召壮丁20名代其工役。当时乡人陆续潜逃,征召不至。3月17日,月堂乡竟因此遭到日军包围,密开机枪射击,压迫乡民前往应征工役。这是日军在岛上犯下的又一笔血债。岛上十八乡被征召的壮丁300多人在服工役期间,从朝至晚参加劳役,每人每日只能得到白粥两餐糊口,晚上则囚禁于室内,视若案犯。   3月底,全部工事完成,机场跑道及附属设施均已竣工,场内场外,布防严密,关卡森严,岗哨林立,各类军用飞机也分别飞进跑道内,停放在停机坪上。据目击者称,停放在机场内的敌机最多时有100多架。查日军侵略广东期间,共有飞机200多架,而三灶岛机场竟能容纳其总数的一半。可见,该机场对于进犯华南的日军在战略上是多么重要!   日军还在三灶岛飞机场大门口挂上一面大木板,上书“新长崎”三字,④竟然把中国领土作为日本新开垦的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center][B](三)[/B][/center]   日军为了实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方针,采取怀柔政策,在三灶岛上调查人口,强化治安,实施保甲制度。   3月16日,日军在正表乡五堡一带成立了伪维持会,派汤聘臣为主席,令各乡派代表一人为委员。其余十三乡于23日在雅墩圣母庙内另成立伪维持会,派汉奸李宏乐为主席。是日,汤聘臣即强令各代表摊派资金,宴请敌司令官,表示效忠。   三灶岛海、陆、空军基地建成前后,驻在岛上的日海军陆战队及空军约有千余人,停泊航空母舰一艘、军舰十艘和炮艇、胶艇及武装渔船等一批。这是日本战争狂人为其天皇送上去的一份厚礼。这艘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从此进一步封锁着珠江口沿岸,切断了广州与香港、澳门的交通,威?着华南沿海、大陆,以至粤北的空域。   以下是两则有关敌航空母舰飞机活动的记录:   1938年2月21日,日军出动飞机61架分袭广州、韶关等地,在韶关被我空军击落一架。我空军飞行员刘保生在从化地区上空与五架敌机激战,击落敌机一架,击伤敌机一架。刘的飞机被击中起火,身负重伤,被迫跳伞,获救。   4月3日下午2时50分,敌机两架由湾泊在唐家湾外海面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在唐家投弹4枚,炸死海关分关4号检查员步玉生,伤二人,炸毁房屋数间。 [center][B](四)[/B][/center]   三灶飞机场建成前后,敌机在中山县境内外欠下了大量的血债。   1937年8月至1938年底,日军飞机在中山县境内共计空袭176次,投下炸弹514枚,炸死民众247人,炸伤民众523人,炸毁房屋544间。   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军飞机空袭广东达2000架次以上(其中空袭广州800多次),投下炸弹一万多枚,死伤民众数以万计,炸毁民房数千间。 注释:   周守愚(1900-1952),祖籍第二区龙头环,生于越南海防市,年青时追随胡志明闹革命。1926年由胡介绍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不久被姑妈拉回家乡。曾任第二区中学校长、周崧学校校长。抗战期间,任国民党中山县党部执委、县政府视察员、救济委员、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山二区党部书记、第二区民众抗敌后援会主席等职。他一贯拥护中共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的主张,支持和协助县长张惠长开展抗日活动,在中山县沦陷后,又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此前,他曾指导三灶岛民众建立社训大队开展抗日活动,后根据当年所见所闻和真人真事写成《三灶抗战史料》一书,史料十分翔实。本书有关三灶岛的史料主要来自该书。   日军第二次占据三灶岛的日期,说法不一。本文采用的说法以中山市档案局《1.2.495号案卷》第60页的资料为依据。另《中山文献》第二期第35页亦有同样的记载。   据《三灶岛万人坟简介》载:从朝鲜、台湾及万山、横琴等地抓来建飞机场的3000多名民工被秘密杀害。   见《中山文献》第二期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