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 企人石首次抗登陆战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企人石在今南屏镇西南9公里处,洪湾涌口东侧,东面近小钓村,南临芒洲海面,西南距三灶岛约12公里,南距横琴岛约3公里,西南是磨刀门出海处。这里是海防要地,1938年初以来,日军在此骚扰多次。本文只记其第一次。   话说1937年8月,日军先遣舰队入侵珠江口后,其炮舰、胶艇、渔船等经常在企人石附近海出没,有时还有机枪、火炮射击我居民及茅寮。中山县军事当局为了加强海边防,特派政警第一中队长马渭铭率部在企人石一带防守,构筑工事,并在沿岸纵深地区修筑防空掩体,遍布伪装,以防空袭。   1938年2月6日,敌军在淇澳岛大举烧杀劫掠的同时,载着原来准备攻打留狮山的一路队伍的敌舰于午后驶向洪湾涌口,企图泊岸。马渭铭中队长和隐蔽在前沿阵地的官兵不动声色,严阵以待。当敌舰驶近我阵地前的有效射程内时,即以密集的火力实施抵近射击,给敌当头一棒。敌人吃了个哑巴亏,只好边打边辙。双方火拼,弹密如雨。不久,敌机也飞到阵地上空,盘旋助战,对我阵地及后方施行轰炸。由于前言阵地挖掘了较深的堑壕、掩体和防空洞。在纵深地带和后方,工事和伪装遍布。我军又组织对空射击,敌机不敢低飞。因此,炸弹多未命中目标,故未能有效地杀伤我方有生力量。经过了6小时的激战,我军只有一名伙夫受伤,一名群众被炸死,而敌人亦有伤亡,只好夹着尾巴退去.   对这次抗击敌人登陆的胜利,旅澳门各界同胞特别振奋,在战斗结束之后,即派出慰问团携带干粮食物赶到企人石阵地上来,慰问英勇善战的官兵.大家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唱八百壮士》等抗战歌曲。次日清晨,县政府及石岐各界代表特备酒肉、食物、用品前来锆赏参战人员,官兵们受到很大鼓舞,表示抗战到底。   企人石之战告诉人们:日军虽有坚船利炮加飞机,而我们只有军队群众加步枪,但并不可怕。炸弹、炮弹威力虽大,但消灭不了团结战斗在一起的军队和群众。当敌人进攻的时候,我们只好让他们靠近、再靠近些,待其达到我们步枪的有效射程内,就狠狠地打。这就是我们以已之长,攻敌之短的最佳战法。   这次战斗以后,县当局亦派出第五区的自卫队加强协防。为了防备敌人从洪弯涌口冲入金斗弯、北山、沙尾一带腹地,县当局决定动员群众堵塞这处阔20余丈、深约2丈的洪弯涌口,并在企人石至湾仔之间的山坡地段赶修一条6尺阔的军用道路。又派政警第二中队长何桂元率部驻防该处。政警第一中队则奉命调防他处重要地段,中队长马渭铭后兼任广东防空会中山分会副会长、中山县防空抗日队第四区、第六区副指挥。   3月间,敌舰再犯企人石,双方相持颇久,敌人未能得逞遂即遁去。从此,野狸洲、蛇洲、金星门、丫洲、马尾洲等沿海一带及海面,敌舰艇常常出没其间。海上渔民一被截获,即遭严刑毒打至半死,然后抛入海中。敌机亦不时在海面上、陆地上四出?察,间或轰炸扫射。种种迹象表明,入侵广东的先遣舰队,又多了舰艇、飞机和部队,已蠢蠢欲动了。 注释:   1.见谭冠之:《中山抗战与复员概纪》第6、7页。